考古專家:托克托縣古墓群或為北魏金陵

2018-01-09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月2日電(記者 李愛平)記者2日從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獲悉,內蒙古托克托縣博物館石俊貴館長經過多年研究,基本確定托克托縣古城鎮古云中城西北的二道路古墓群可能是北魏的金陵。

  考古專家認為:北魏金陵是中國古籍中有明確記載的古代帝王陵寢,塵封地下1500多年,時至今日沒有人知曉在什麼地方。

  北魏時期,曾有兩處盛樂,一處為定襄盛樂,一處為云中盛樂,定襄盛樂為現和林格爾縣土城子,云中盛樂為現托克托縣古城。

  2001年,內蒙古考古研究所在古云中城內進行了為期月余的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出土了大量代魏時期的遺物,估計這是拓跋鮮卑勢力遷于陰山土默川平原遺留下來的歷史印跡。

  2008年5月,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試掘了二道路古墓群的一座墓葬。經研究確定,該墓葬應該為北魏時期的墓葬。

  考古專家認為,關于金陵的具體位置,據《魏書》載,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始光三年(426年)“六月,幸云中舊宮,謁陵廟。”為了謁陵廟而來到云中的舊宮,可見其陵廟金陵應在古云中城附近。

  《魏書》又載,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癸西,車駕至平城,甲戍,謁永固陵。癸未,行幸云中。三月庚寅,車駕至云中,辛卯,謁金陵。”孝文帝到達故都所在地的古云中城之後,次日便拜謁金陵,說明金陵正在古云中城的附近。

  據《魏書》明確記載,埋葬于金陵的第一人乃昭成帝什翼犍之母平文皇後。平文皇後死于建國18年(355年),“葬云中金陵,太祖即位,配太廟”。之後的128年中,《魏書》亦明確記載,葬入金陵的皇帝皇後及皇子皇孫,以及立有大功而賜葬于金陵的文臣武將共達40余位之多。

  按墓堆數量之多推測,未載入史書卻亦葬于金陵的皇室成員當數量更多。代魏遷都平城(今大同)之後,雖然距金陵甚遠,卻亦有太祖道武帝等5位皇帝及獻明皇後等10多位皇後歸葬于金陵。同樣,《魏書》亦記載了歸葬金陵的最後一人孝文貞皇後林氏:“得幸于高祖,生皇子,太和七年(483年)後依舊制死,諡日貞皇後,葬金陵。”當時,孝文帝雖然營造了新陵,但仍將貞皇後回葬于金陵。由此可見,金陵在北魏帝王心目中的位置之重要。

  專家稱,大黑河水南出陰山,自土默特平原東北部向西南流淌,直達土默特平原中心區域。流經托克托縣境內古云中城近處,在城西北方向5000米左右的位置轉彎南下,直達托克托縣境內的河口古鎮注入黃河。而且,那里地處黃河古渡君子津的近處,乃黃河中游與上游的分界處。古大黑河古代曾一度稱作金河,北魏帝王看准了金河灣內的風水寶地,才將陵寢選于此處稱之為金陵。(完)

[責任編輯:蔚然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