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山西 > 旅游攻略

三晉歷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到底“藏”着啥?

2018-01-11
來源:山西新聞網

  淅淅瀝瀝的秋雨洗去了塵世的嘈雜,撥開了藏山神秘的面紗,清新,傾心。金秋時節,山西新聞網旅游頻道“慢游山西”采風團一行背起相機,踏上了前往藏山的旅途。藏山距盂縣城北18公里,東臨石家莊,西靠太原,南望娘子關,北倚佛教聖地五台山和紅色聖地西柏坡。已開發的藏山景區並不大,由育孤園、中華藏孤勝地、三教文化聖地、仙人峰生態游覽區四大板塊、158個景點組成,游覽面積十余平方公里。

  

IMG_9731_副本

 

  藏山景區大門

  許多人熟知藏山是因為趙氏孤兒的故事,大家看過電視劇、電影對這個故事的演繹之后,被程嬰的舍子救趙、公孫杵臼的自我犧牲折服,被十五年受盡磨難終得昭雪的趙家一族感染……

  

IMG_9591

 

  迎賓瀑

  相傳,顯赫的宰相門第趙氏家族,被奸臣屠岸賈一天之內斬盡殺絕,只遺漏下一個孩子,被民間醫生程嬰带走了。迫于屠岸賈一定要斬草除根,程嬰在危急關頭,用自己的親生骨肉替換了趙氏孤兒,並發誓要讓趙氏孤兒長大后報仇。水有源,木有本,趙武存而趙氏存。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段傳奇,戰國時代的名門望族才得以復興,也才有了雄霸天下的趙簡子趙襄子,從而成就了后世韓、趙、魏三家分晉,方有立國二百多年的七雄之一趙國。

  

IMG_9600

 

  藏山祠

  由此被人深知的藏山里面藏着數不盡的美景。進入藏山后,你會發現它遠比想象的精彩,千峰疊嶂,萬壑含煙,危岩若削,洞穴幽奇,飛瀑流泉,松柏參天,山光水色,瑰麗誘人。那跨過數千年歲月的“龍鳳松”、飛流直下的迎賓瀑、巧奪天工的古代壁畫、氣勢恢宏的正殿、兼具三教文化的蓮花寺等等,都是難得一見、獨一無的絕美風光,再加上所有樓、台、殿、堂、亭均依山傍壁而建,同自然景觀珠聯璧合,相映成趣,使人如在畫中,似入仙境,頓覺不虛此行。

  

IMG_9608

 

  仰望神廟正殿和總聖懸樓

  其中,最讓人期待和驚喜的地方便是那聞名遐邇、令人矚目的“藏孤洞”。說起“藏孤洞”,它是天然形成的一個岩龕,里面洞中套洞,極其隱蔽,難被發現。難怪當地流傳着一首民間歌謠:“藏孤洞中藏一藏,官運財運一並享;藏孤洞中站一站,消災免難一生安”。洞中還立有一碑,上書“藏孤處”,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洞穴,見證了義士英勇舍子救孤、忍痛養孤、育孤十五年的壯舉。

  

IMG_9618

 

  藏孤處

  

IMG_9664

 

  滴水岩

  一路走下來略感疲憊,中午用餐的地方是一家打出“吃遍四海八荒”標語的龍鳳餐廳,可滿桌的美食並沒有什麼山珍海味。聽這里的負責人講,雖然都是家常菜,但菜中所有的食材都是藏山上自產的。比如那金黃金黃的雞蛋餅,是用山里散養的、吃天然食物長大的“笨雞”所下的蛋配上提味的蔥花煎熟的;比如那色香味俱全的台蘑油菜,用的全部是采自山上又一朵朵曬干的野蘑菇,入口清爽,極有嚼勁;比如那令人口齒留香的餅折,可以沾着酸菜湯吃,還可以沾着白糖吃,滿滿的都是無窮盡的家常味兒……

  

IMG_1020

 

  攤笨雞蛋餅

  

IMG_1017

 

  餅折

  

IMG_1018

 

  涼拌苦苣

  文字有限,美景無限。藏山是中華滄桑變遷的一幅重彩畫卷,積澱了2600年的“藏”文化,而這種“藏”文化中,體現的是一種對正義、對友情的忠誠于堅持。這里還藏着故事、藏着歷史、藏着美景,怎能讓來來往往的人們不為之歎服,為之着迷呢?

  

IMG_9582

 

  山西新聞網旅游頻道“慢游山西”采風團在藏山采風

  山西新聞網記者 林曉慶 任思雅 攝影 趙向東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