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郴州市市長劉志仁。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竟淳北京報道:數據顯示,養生休閑正逐漸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後的“第三次消費浪潮”。步入“旅游+”時代,湖南郴州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旅游+生態康養產業,助力城市轉型升級。全國人大代表、郴州市市長劉志仁告訴記者,近年來借力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和區位優勢,將郴州打造成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為國際知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湖南省全域旅游基地建設新樣板。
生態旅游促城市轉型升級
“我們把旅游作為撬動城市產業轉型的支點產業來培育。”劉志仁說,郴州古稱“林邑”,意為“林中之城”,是湘粵贛三省的“中心生態屋脊”,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成功入圍2017年度大本鐘獎最受海外青年推崇的中國旅游目的地城市。近年來,郴州按照“世界追求、中國地位、湖南樣板、郴州特色”發展,力爭到十三五期末,形成旅游千億產業。
劉志仁表示,旅游產業已經成為消費產業之首,對城市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顯著。目前,郴州通過發展全域旅游,推進旅游地產、休閑養老地產發展,房地產從單一的商品房、酒店等轉向主題公園、游樂設施、度假別墅等多元化方向發展,文化、養生、養老、康體等主題項目層出不窮。其中,遠大住工綠色裝配式建築落戶郴州,成為美麗鄉村旅游度假村示范項目;碧桂園集團與湖南五環體育集團投資100億,打造龍女康養旅游特色小鎮,郴州的“旅游+生態康養”品牌已初具規模。
“過去五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億3千多萬。充分體現了人民對更高層次美好生活的追求。”劉志仁說,而這一旅游指標今年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也充分印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時代特征。因此,郴州還要發展“旅游+脫貧”,開發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准的生態旅游項目。據悉,郴州已連續4年獲得湖南省旅游產業發展考核一等獎。2017年,全市共接待各類游客5885多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39%。
“做美生態”備受粵港澳青睞
郴州是湖南的新“增長極”和向南開放的“南大門”。劉志仁指出,一直以來,我們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生態環境,像守護生命一樣守護營商環境。郴州提出:“以最優的生態環境擁抱粵港澳大灣區,以最優的營商環境擁抱海內外投資者。”據悉,郴州去年已實施重點旅游建設項目10個,完成投資近40億元,郴州已然成為備受游客、客商“來了就不想走”的“福地”。
郴州做美生態,已重塑了“林中之城”形象,森林覆蓋率達67.73%,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休閑城市和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市、全國50大氧吧城市。劉志仁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因此來郴旅游度假、投資興業、購房安家的人越來越多。僅2017年,郴州購房者有40%來自外地,其中約10%來自粵港澳地區。
劉志仁透露,今年郴州還將成立大湘南旅游聯盟、中國“紅三角”旅游聯盟,積極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繼續組織重大營銷活動,贏得新優勢、掌握主動權,譜寫好“中國夢”的郴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