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梅超報道:3月27日上午,主題為“品茗論道蒙頂·世界茶源雅安”的第十四屆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全國新時代茶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研討會和中國茶質量控制與可持續標准研討會在“世界茶源·中國茶都”——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隆重開幕。
國家相關部委領導,省委省政府相關領導,省級相關部門領導;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代表,全國六大茶葉協會(學會)主要負責人、茶業界相關人士、茶商代表;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宗教界相關人士;中央、省市、媒體、新媒體、門戶網站、報刊雜志,以及韓國、日本的茶界友人,共計500與人參加。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堯斯丹在開幕式上講話。
中共雅安市委書記蘭開馳致歡迎詞。
中共雅安市委副書記、市長鄒瑾作題為“雅茶的文化使命”的主旨報告。
茶界盛會 魅力名山美名傳
開幕式由中共雅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名山區委書記吳宏主持;中共雅安市委書記蘭開馳致歡迎詞;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堯斯丹、全國供銷總社副主任鄒天敬講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蒙頂山茶”“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委會授予“蒙頂山茶文化系統”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名山區“世界最美茶鄉”美譽,省社科聯命名雅安市名山區人文歷史與自然遺產研究協會為四川省蒙頂山茶文化普及基地,並進行授牌,充分展示了名山區蒙頂山茶文化深厚底蘊、茶產業優勢、茶旅融合發展成效。
據了解,雅安市名山區是有文字記載人工種茶最早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公元前53年,植茶始祖吳理真在蒙頂山五峰之間馴養栽種野生茶樹,開創了人工種茶的歷史。蒙頂山茶唐朝作為貢茶進貢皇室,沿襲至清末,歷經1169年從未間斷。目前,名山全區茶園面積達35.2萬畝,綜合產值達58億元。茶產業發展綜合實力在全國264個茶葉主產縣中排名第四、四川第一。“蒙頂山茶”曾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26.66億元,位列全國第九、四川第一。
開幕式前,還舉行《體驗中國:發現最美四川·雅安蒙頂山茶》微紀錄片開機儀式。據了解,《體驗中國:發現最美四川》是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指導推動下,四川省委外宣辦與五洲傳播中心聯合發起的,通過邀請外國體驗走進來,分享四川文化,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雅安蒙頂山茶微紀錄片以“當一天中國人”為主題,體現“川西咽喉”雅安的歷史文化、生態環境,加強雅安“熊貓家園·世界茶源”主題名片的宣傳。
鄉村振興 茶界共謀新作為
開幕式結束,本屆旅游節的重頭戲——全國新時代茶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研討會庚即舉行,全國六大茶葉協會(學會)、茶業界相關人士、全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參加。
會議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士康主持,中共雅安市委副書記、市長鄒瑾,云南農業大學校長盛軍分別作了“雅茶的文化使命”“茶業關聯資源的耦合創新”的主旨報告,日本中國茶協會會長王亞雷,浙江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海協會執行會長楊祖基,湘茶集團總工程师吳浩人,正山堂總裁江志東,名山區委副書記、區長余力等圍繞基于鄉村振興戰略下茶業責任與機會,茶葉區域公用品牌體系打造,新時代下茶業國際化路徑等發表了主題演講。同時,舉辦全國十大茶葉區域公共品牌聯盟成立簽約儀式,總結新時代茶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研討會,並發表推動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宣言,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號召,發揮品牌優勢,共謀茶業新作為,引領中國茶產業發展,带動茶農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
據了解,3月27日上午的活動結束后,當天下午,還陸續舉行了中國茶質量控制與可持續標准研討會,第二屆蒙頂山禪茶大會,蒙頂山·給世界一杯好茶,蒙頂茶緣舞演出,蒙頂山茶產品推介會,中國至美茶園綠道參觀活動,雅安市旅游康養專題投資推介會等活動。
相關鏈接:
2004年8月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發表《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確立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明發祥地、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化聖山”的歷史地位。2017年3月,首屆蒙頂山國際禪茶大會發表了《蒙頂山禪茶文化宣言》,確立蒙頂山禪茶文化發源地地位。名山區中峰鄉牛碾坪的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場是西南最大的茶樹基因庫,保存國家級和省級良種220余個、省內外野生茶樹資源2000余個,已選育出多個國家級良種、十多個省級良種。建成全國唯一的茶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蒙頂山茶葉交易所,該所被央視財經頻道選定為全國茶葉商品價格與指數的唯一采集平台,成為中國茶葉商品的“定價中心”。
據介紹,目前全區正以“茶為引擎、轉化資源、吸附資本、撬動全局”的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大力推動茶業由農業資源向文化資源、旅游資源、康養資源、平台資源、招商資源轉化,圍繞“茶+科技”“茶+旅游”“茶+互聯網”三條主線,確立了“1+7+N”的空間布局,通過“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產品變商品、茶山變金山”打造“花香茶海”,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建成一條長69公里的生態茶產業文化旅游經濟带,在經濟带上分步打造科普茶鄉—牛碾坪、騎游茶鄉—紅草坪、浪漫茶鄉—月亮湖等7個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茶鄉組團,同時在走廊上培育了若干個休閑農場、茶家樂、茶莊和民宿,形成了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茶旅融合、全域旅游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