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天玉 通訊員廖濤杜豐
初春時節,新綠吐翠。3月25日,在南召縣云陽鎮鐵佛寺村里,蜂擁而至的游客徜徉在“玉蘭風情小鎮”石頭村里,觀看民俗表演,欣賞美麗村景,整個景區人氣爆棚。
鐵佛寺村盛產石材石貨,村內石板路、石頭房、石拱橋以及石碾、石磨、石花盆等石器,都是從附近山上石頭打造而成。村里現存42套、100多間上百年的石頭房,全部用山上開鑿的片石干砌而成獨特的民居,保留鄉村原生態自然古朴的風貌。2017年石頭村累計接待游客8萬多人,為群眾带來經濟效益150萬元。
南召縣開啟“鄉村旅游”和“精准扶貧”的金鑰匙,積極培育“旅游+扶貧”模式,在保護、修復傳統古村落的基礎上,發掘開發鄉土文化、農耕文明、特色民宿,強力推進鐵佛寺走上了旅游脫貧的道路,成為南召縣旅游扶貧示范村。2015年石頭村開設第一家農家樂“咱家小院”,“咱家小院”利用本地食材地鍋烹制的農家菜,骨湯熬制的特色“涼茶”別具風味,每天接待20多桌人用餐。
在“咱家小院”的带動下,進入鐵佛寺村沿線創辦“紫藤人家”、紫藤生態園、“土香土色”等玉蘭特色小鎮星級農家賓館18家,6家民宿賓館。畢業于河南省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朱曉,去年十一黃金周前回村辦起一家集咖啡屋和茶社于一身的“春台居茶室”,他自己構思設計,在牆壁上七彩塗鴉石頭寫意,別具匠心的創意讓人耳目一新,到此游覽的游客絡繹不絕,春節期間每天營業收入2000多元。
鄉村旅游是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最佳載體。南召縣云陽鎮按照美麗鄉村、特色產業、休閑旅游“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思路,投資建設玉蘭特色小鎮,精心布局玉蘭國際花木城—玉蘭生態觀光園—唐莊村碧桃觀光采摘園—山頭村美麗鄉村—鐵佛寺石頭村—朱坪村萬畝花卉基地,打造成一條旅游精品環線,通過實施“旅游+扶貧”帮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10萬人次,直接带動貧困戶1520人增收致富。
火熱的鄉村旅游助推脫貧攻堅。“旅游+扶貧”讓百姓在鄉村旅游中追逐致富夢,積極探索多種方法,提供就業崗位、入股企業分紅、流轉資產增收、合作開發土特產四種新模式,带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南召縣錦天園林公司以玉蘭生態觀光園為核心,成立“玉蘭鄉村旅游公司”,吸引周邊110貧困戶勞動力到企業從事苗木園林綠化等服務,年人均收入2.5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去年以來,南召縣實施“旅游活縣”戰略,依靠旅游業杠杆撬動精准扶貧。南召縣喬端鎮玉藏村坐落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天曼景區的腹地,村兩委發動景區附近農戶參與旅游開發,群眾紛紛開辦農家樂賓館、客棧,建設農家樂賓館22家,日接待能力3000多人次,經營農家樂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來源。昔日的窮鄉村奇跡般地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麗鄉村。目前該縣發展鄉村旅游專業村26個,培育星級農家樂賓館400多家,带動3000多戶農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