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院内有几棵古柏树
刚修复的县衙大堂古色古香
□记者李岚文图
核心提示|近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说,荥阳老城近期要拆迁了,认为老城中的荥阳县衙一同拆掉十分可惜。网友“流年or往昔”说:“周末去老城偶遇了一90岁高龄的老人,听说老城快拆了,老人非要他女儿带他来老城的县衙看看。有些东西我们觉得拆了就拆了,但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却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县衙是荥阳历史的见证人,它的存在可以让我们回忆起荥阳的过去。”
荥阳县衙真的要拆吗?3月21日,记者为了查证此事,专程赶到了位于荥阳老城北街的荥阳县衙进行查看,发现这里正在进行封闭施工。在工地上值班的荥阳市文物管理保护中心主任刘其山说,他们在这里施工,并不是要拆除县衙,而是在对县衙进行整体修复。
探访
衙内建筑大多成残垣断壁
3月21日10时,记者在荥阳老城北街上找到了被施工围挡围起来的荥阳县衙,围挡上扯着“传承保护老城历史、塑造老城文化特色”的红色条幅。敲开工地大门,正在里面指挥工人们施工的荥阳市文物管理保护中心主任刘其山,听说有网友质疑荥阳县衙要被拆除的事后,笑着说:“目前衙署类古建筑本就稀缺,怎么可能会拆除?我们不仅不会拆掉荥阳县衙,今后还要加大保护力度呢!”
在刘其山的带领下,记者进入荥阳县衙的施工工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刚修复的荥阳县衙大堂。大堂前面带有卷棚,卷棚前是县衙月台,呈方形结构,四周都用大条石围砌,中间有青砖铺设。卷棚与大堂虽然相连,但屋顶彼此分离,两处屋檐的滴水处下方,是县衙内供排水的地沟。
除了新修复的大堂外,院内的其他建筑均破败不堪,有的屋顶坍塌,有的只剩下残垣断壁,只能从那些裸露的青砖和腐朽的木柱雕梁上,依稀看出古县衙内原有建筑群的风貌。
“荥阳县衙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刘其山告诉记者,根据史料记载,荥阳县衙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七年(493),1949年后,荥阳县衙一直作为县政府的办公场所使用。后来,这里就成了荥阳卫校。为了保护古县衙,荥阳市政府经过多方协调,开始对其进行整体修复。
2017年10月,荥阳县衙一期大堂本体维修工程完工并通过专家组验收。目前,县衙二期包括二堂院、三堂院、内宅院、后楼院和东花园的修复施工刚启动。
修复
将按清代的布局进行复原
据介绍,荥阳县衙是荥阳市目前仅存的衙署类建筑,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幅乾隆时期的县衙布局图,这是《荥阳县志》中记载的乾隆十一年绘制的布局图。
刘其山告诉记者,此次对荥阳县衙的修复,将会按照乾隆时期的布局图分中、东、西三路进行。中路从南至北依次为月台、大堂、二堂院、三堂院、内宅院、书房院、后楼院和东花园。其中二堂院和三堂院为核心办公区,其他院落均为生活区。二堂院较为宽敞,包括二堂、东西厢房,三堂院较为狭窄,设东西偏院,内宅院包括内宅正房和东西厢房,东厢房为过厅可通往书房院,书房院前的开阔场地即为东花园,东花园设一望耕亭,后楼院仅后楼一栋建筑。院落之间依次通过院门相连。
据刘其山介绍,目前,施工单位正在加班加点施工,预计明年上半年,荥阳县衙中路上的主体建筑将全部修复,东路和西路的建筑群将在2020年修复,届时就能领略古县衙整体的恢宏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