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林间开展病虫害防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祝嘉彤 吕晓君
枝繁叶茂几十年,化为灰烬一瞬间。这是人们对火灾的认识,那熊熊的烈火,让人感到害怕。可一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往往因为不够明显,反而让很多人忽视,一旦发生,造成的后果却不亚于火灾,这就是森林病虫害。
省委书记蒋超良,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先后对湖北省防治病虫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地高度重视,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疫情监测、检疫封锁和防治工作,努力把危害降至最小,最大限度减少农林业生产损失,切实维护好湖北省生态安全。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守护“绿满荆楚美如画,水光山色与人亲”的美丽家园,坚决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湖北林业人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增绿来之不易 护绿刻不容缓
仲春,午后,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袁铺村16组集体林地。
温暖的阳光透过一棵棵挺拔秀丽的松树,投射到林间平地上,留下一地光斑,显得幽静而美丽。省森防总站罗治建研究员却无心欣赏美景。“去年有多少松树发病?”“专业清理队的除治效果如何?”“让我们看看除治台账。”他一边查看树木发病情况,一边仔细询问,表情严肃。
罗治建的严肃并不夸张。
2016年秋,这片松林被发现感染松材线虫病。这种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和瘟疫,一旦感染,单株40天后就会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还会通过媒介昆虫继续传播扩散,三五年可致整片松林死亡。
松树是湖北省第一树种,种植面积近3500万亩,且纯林偏多。“十三五”伊始,全省松材线虫病疫区数量从9个增加到16个。其他外来生物,如美国白蛾首次传入,疫区数量达到7个。此外,本土的华山松大小蠹等,在三峡库区、神农架林区、南水北调水源区等危害严重,情况十分严峻。
根据最新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林业用地面积1.31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7.13%。森林面积1.10亿亩,占林地面积的84%;森林覆盖率为39.61%,活立木总蓄积量3.96亿立方米,居全国中游偏上。
这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绝不允许被林业有害生物破坏!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态保卫战,在荆楚各地加速推进。
图为:森防人员检疫执法现场。
责任明确到个人 目标细化到山头
2011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结构分散化,经营形式多样化,防治工作面临责任难落实、检疫难监管、除治难彻底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何化解?政府主抓,林业协作,责任上肩。
省政府成立“湖北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出台《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转发林业四项工作考核的通知》,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点考核内容。市州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组成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双线”签定《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在“双线”目标责任制基础上,各地更进一步层层传导压力,实行网格化管理,将防控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延伸到具体责任人和山头小班,并实现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咸宁市推行“局领导包县、机关科室及局属单位包乡镇、干部职工包村、村组干部包山头、林业站技术人员包片”的双线包保责任制。
宜昌市夷陵区将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工作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履责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够、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为确保疫情不扩散蔓延,湖北省还积极建立跨县域、跨省域之间的联防联治机制,与安徽、湖南、河南、重庆相继制订联防协议、区域协作制度和技术方案,并参与鄂渝川陕联防联治工作,解决毗邻地区和插花地带无人管、防效差的难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咸宁市与湖南省岳阳市,赤壁市与湖南省临湘市均签订了联防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开展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工作。咸宁市其他县市区之间也建立了联防联治联检机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检查、互联互通。
省林业厅还与省出入境检疫检验局签订了《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备忘录》,与省气象局签订了《气象服务协议》。
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防控网布局完成,合力筑起抵御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坚实堡垒。
防得更严 控得更紧 查得更狠
省林业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查督办,积极推动各地落实防治责任、制定防治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创新防治机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确保防治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好的工作机制,激发无穷活力。
提前预警,源头防控。
全省每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疫情普查,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封锁疫情。省、市、县基本建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疫点,可及时启动预案,认真处置本地突发重大灾害事件。积极运用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展监测预报、疫情鉴定,掌握各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和趋势。2016年以来,咸宁市利用前沿快速分离检测设备鉴定疫情,发布虫情预报,有效指导防治工作。
科学防治,多措并举。
因地制宜制定防控方案。宜昌市将本地松材线虫病防治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预防区,指导辖区内分类施策,宜保则保、宜伐则伐、强化预防,大幅压缩枯死树发生数量和面积。
防控措施应急谋远结合。除使用化学药剂、挂设诱捕器灭杀林业有害生物成虫外,武汉市黄陂区对于其中砍伐病死树数量大、造成森林覆盖率明显降低的山头,及时利用乡土树种和油茶等经济林树种进行更新,改良林分结构,实现虫林同治,推进生态修复。
防控力量引进专业队伍。各地通过政府采购,利用社会劳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公司等社会组织,开展病枯死树清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作业管理,并探索建立除治目标的绩效考核机制。当阳市改变对每株枯死木给予除治补助的老办法,实行除治效果与资金拨付挂钩,与上年同期相比枯死木数量下降85%以上的乡镇才能享受奖励补助。宜昌市夷陵区将绩效目标纳入专业除治队伍验收考核内容,与专业除治队伍一定三年,要求每年病枯死木数量下降50%以上才支付费用。
严格检疫,巩固成果。
咸宁市组织各级森防站和林业站技术人员赴疫点,全程跟踪疫木定点处理企业,确保疫木在采伐、运输和利用的环节上不出现流失,疫情不扩散。
通过提前预警、科学防治、严格检疫,近年来,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明显,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疫情防控能力逐步加强,马尾松毛虫、杨树蛀干、食叶害虫等常发性病虫害得到较好控制。全省没有出现大面积有害生物灾害,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日益彰显,青山苍翠绿满荆楚的局面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