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浙江 > 商報專稿

“永康織造”榮登博鰲亞洲論壇

2018-04-12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4月10日, 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舉世矚目,在當晚的歡迎晚宴上,當服務生輕輕拿起餐盤為嘉賓更換餐具時,一款名為“四海升平”的餐桌墊立刻吸引了各國元首和嘉賓的目光。而這款散發濃郁中國文化元素的精美布藝,就來自永康。

  同一時間,在位于永康市的浙江七星島布藝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黃文英望着電視鏡頭感慨不已。“博鰲國宴上這塊餐盤墊,直徑22.5厘米,共計刺繡12.7萬針,剪線851次。”她興奮地說,即使藏于盤底,依然難掩光華,這或許是永康“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登上博鰲大雅之堂,源于“七星島”對產品藝術與品質的雙重追求。為彰顯中國特色,黃文英以國瓷餐具色調為依托,融入極具中國元素的萬字花紋,並用五棵椰樹巧妙點出海南印象,配合精細刺繡,制作完成一款國宴級的餐盤墊繡面。

  但這僅完成了一半。一塊小小的面料經過密集刺繡后會變形走位,每一個繡片都得經過有着30多年縫紉經驗的楊春鳳师傅的精雕細琢:粘燙、修整裁圓、包邊、才能制成一個完美圓潤的餐盤墊。“包邊間距要嚴格控制在1毫米以內,每1厘米間距要縫5到6針。”楊春鳳說,國宴上,哪怕是一塊小小餐盤墊,展現的是大國風范,絕不能有絲毫閃失。

  除餐盤墊外,該公司還為博鰲國宴提供口布、桌旗、餐布、餐巾、桌裙等布藝精品。黃文英介紹,在G20杭州峰會、去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峰會上,都能看到“七星島”的身影,通過國宴展示民族文化,彰顯中國氣派,為國家增光添彩。

  永康注重發揚和傳承“工匠精神”,努力為“永康制造”培育更深厚的土壤。近年來,該市創建了首屆十家工匠創作室,建立起永康工匠絕技絕活代繼傳承機制,推行永康工匠带徒制度,弘揚永康五金文化的同時,也為培養一批具有專注、堅持、精益求精的高技能匠人,扶持一批能夠繼承傳統技術工藝並進行優化、突破和創新的能工巧匠,培育一批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開發和應用的新能手。

  百年錘煉,臻于完善。如今“工匠精神”在永康遍地開花,日益成為社會的共識、企業家的追求:從20多年專注保溫杯的全國首家杯業上市企業哈爾斯,到40萬錘打造一把銀壺的工藝大师程志芳,再到重鑄“天下第一劍”湛盧的楊振條……“工匠精神”為永康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生機盎然的創新永康,離不開天馬行空的才氣,也需要腳踏實地的匠氣,要加強職業精神的培養,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永康市委書記金政說,有厚重“五金底色”,歷經歲月的洗禮,“永康工匠”會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品牌,成為永康人獨有的氣質。(譚孝軍、張夢琪)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