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浙江 > 地方產業

2018年 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要比去年增長7%

2018-01-11
來源:浙江在線

  

微信圖片_20180110160936.jpg

 

  全省經信工作會議現場

  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繼續加速,寧波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成效,紹興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楊帆起航,嘉興“畝均論英雄”改革縱深推進……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我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工業增加值有望躍升到2萬億元,制造強省和網絡強省建設再譜新篇,為全省邁向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今天,全省經信工作會議在杭召開,總結過去成就,部署新年任務,為未來一個時期的經信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首:經信工作成績斐然

  在建設制造強省、網絡強省的道路上,浙江歷來腳踏實地、步履堅定。回首2017年,浙江繼續昂首邁步,在前進的路上留下更多腳印。

  數據顯示,2017年我省“去產能”“去杠杆”“補短板”工作取得明顯突破。這一年,全省工業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整治和淘汰“低小散”“脏亂差”企業(作坊)4.7萬家,淘汰了2690家企業中的落后產能,着手處置“僵屍企業”404家,可盤活土地面積1.6萬畝。截至至11月底,全省已落實政策性擔保機構70家,規模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到55.1%;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分別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4.6個、3個和4.8個百分點。

  去年9月,隨着全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推進大會在紹興召開,修復傳統發展動能的戰鼓在全省擂響。這一年,我省經濟增長動能進一步增強。1-11月,10個重點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利潤總額增長25.4%。

  自2016年以來,我省先后3次出台85條“減負降本”政策,全省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據統計,全年共為企業減輕成本和負擔1250億元。2017年,全省完成36800家規上工業企業和51861家用地5畝(含)以上規下工業企業綜合評價,減免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27億元,征收企業差別化電價、水價、排污費2.5億元。

  此外,全省兩化融合水平、創業創新熱情也在進一步發展。全年新建省級“兩化”深度融合國家示范區域20個和智能制造示范區10個,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5.0%,新增上云企業12萬家左右;省市縣“三名”培育試點企業達900家,有望超額完成2000家“小升規”目標任務,新增小微企業園141家,新入選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5家。

  總結:典型做法亮點紛呈

  省經信委党組書記、主任張金如在會上表示,過去一年的成績,是全系統干部職工上下同欲、擼袖實干的結果。在這一年里,各市縣也創造了許多好的經驗做法。

  為了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寧波市和湖州市探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和推進機制;為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紹興市先行一步,為各地提供了一種模式;為了促進工業穩增長,舟山市走在前列,前11 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

  在服務企業方面,杭州市建立了“工信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溫州市開展了“十百千助企服務”活動,分別協調解決了5800余個和3775個企業難題;在“畝均論英雄”改革方面,嘉興市制訂出台了新版《工業企業績效綜合評價辦法》,繼續引領全省企業分類評價改革;在帮助企業開拓市場方面,金華市開創了“金華制造進京東”模式,目前已有8000多家企業走進京東、對接京東、入駐京東。

  此外,台州市制定出台了《股改新政10條》和《“128”股改上市三年行動計划》,推進企業股改上市,2017年全市新增股份公司共417多家;衢州市一年兩次出台企業減負降本政策文件,創新了企業在土地使用稅、制度性交易、社保等方面減負降本政策,優化營商環境;麗水市出台建設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的實施意見。

  展望:邁開高質量發展步子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浙江更是如此。

  新開啟的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第十四次党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起步之年。會議要求,全省經信系統必須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信政策、實施經濟運行調節的根本要求。

  在本次經信工作會議上,省經信委也定下了新年的工作目標: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提高到1.7%;規模以上工業畝均增加值增長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信息化發展指數和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繼續保持國內領先。

  記者了解到,為了完成這一目標,今年各級經信部門將打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防范化解企業風險、工業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開展“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兩化融合國家示范區、信息經濟發展國家示范區建設; 建立梯度化的企業創新體系、梯度化的技術改造和企業培育機制;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市場化的競爭環境和優質化的服務環境。(浙江在線記者 黃玉環)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