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涌、特約記者陽望春報道:“感謝縣里搭建電商銷售平台,今年我家楊梅掛果4000斤以上,已賣2000多斤,每斤10到12元,預計僅楊梅就有4萬多元收入。”6月10日,城步儒林鎮白云湖村貧困戶陳本良樂呵呵地算起了豐收帐。
白云湖村位于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白云湖旁邊,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02年,該村開始試種浙江“荸薺”烏梅、靖縣“東魁”烏梅等5個品種。近年來,該村大力推廣“党員+合作社+基地+貧困農戶”種植模式,統籌楊梅種植、采摘、包裝、運輸與銷售,吸引91名農戶加入大木山富硒楊梅專業合作社,全村楊梅種植面積由原來的300多畝擴大到1800多畝,年產量達30萬斤。
該村七組貧困戶李長發的眼睛看遠景有重影,干不了重活,小兒子左半身癱瘓,除種植2畝水稻外,他精心照料4畝楊梅,去年以來已有2畝掛果,每年能創收1萬元以上,讓他看到了脫貧的希望所在。
為將楊梅打造成為带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前年來,村里爭取近300萬元將村道硬化擴寬到4.5米,修建了旅游長廊、游步道、停車場等設施,方便游客前來賞梅、摘梅、游玩。縣里通過舉辦六月六山歌節、楊梅節等活動,不斷提高大木山楊梅知名度。此外,縣里加強對農戶互聯網技術培訓,廣大果農在家敲敲鍵盤、點點鼠標、刷刷微信,讓閃紅爍紫、肉質酥軟、甜蜜醇厚的大木山楊梅搭乘“互聯網+電商扶貧”快車,俏銷北京、上海、桂林、深圳等沿海城市。
目前,白云湖村楊梅已銷售20萬斤,預計僅楊梅一項便可為該村創收350萬元,人平增收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