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經濟前沿

萬眾創業 盛英姣包子溫暖如春

2018-06-28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勇平  特約記者楊萬里報道 :近日,在永州市零陵區東山景區大門對面的王府井樓上,打工返鄉的農民工盛英姣,充分發揮自己曾在廣東潮州打工學得的食品加工的本領,開了一家王府井包子糕點鋪。盛英姣,不僅做包子手工精,更在于她,選料精,貨真價實。她用微信、微博、微信群收集訂單,然後按訂單進行上門送貨。盛英姣用良心做的包子與糕點,及時送貨上門,溫暖如春,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盛英姣的包子糕點,在零陵古郡成了一道新的亮麗風景。
 
  “明早7:00給我送10個紅棗包、10個玉米包、5個饅頭。”每天下午,盛英姣的手機微信總是叫響不停,大多是訂購包子的客戶。盛英姣對照微信訂單將顧客認購的訂單數、品種,分路線、分街道、分小區、分單元,一一記在自己的專用賬本上,晚餐後再按照當天賬本上登記的訂單數進行加工。
 
  盛英姣告訴記者說,我做的包子、卷子、饅頭從不在大街小巷叫賣,全是微信訂單定做的,每天訂單數一般都在60人左右,都是些老顧客。
 
  “我做的包子餡全我自己到市場購的新鮮豬肉,是豬前腳第二刀的豬肉,從不摻雜使假、更不以次充好,堅持質量笫一,信譽笫一。”
 
  家住永州市零陵區中山南路今年74歲的柳大爺在東山廣場一邊舞劍一邊對記者說,“從去年5月開始,每周至少要向小盛定購兩到三次包子饅頭,她總是按時送到,而且是熱乎乎的,我很喜歡。”
 
  盛英姣,這位80後女子,說起她做包子面點的手藝故事要從她10年前去廣東打工時說起,2008年高中畢業的她為了帮助家里擺脫貧困,毅然去廣東潮州打工,剛走出學校門的她,開始不懂技術,只能給一家北方人家當保姆,北方人喜吃面食。盛英姣很快學會做包子饅頭。盛英姣為了將面點技術精益求精,她先後到潮州多家早餐店找师傅去拜师學技、參加短訓,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她還學會了做紅桃果、土豆糕、紅薯糕、油糕等潮州10多種特色小吃。
[責任編輯:李振陽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