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山西 > 商報專稿

山西首次發布森林生態總價值量超三千億元

2018-06-29
來源:香港商報網

山西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介紹山西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以及有關情況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利萍報道  6月28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山西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表示,山西省森林生態價值評估工作歷經五年時間,匯集13個森林生態站的連續監測數據,遵循行業標准,對森林的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質、淨化大氣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森林游憩7項生態功能進行了價值研究。評估結果顯示,2016年山西省森林的生態總價值量為3172.64億元,每公頃森林的價值量為6.37萬元。

據了解,這是山西省第一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開啟國土綠化新征程、譜寫綠化山西新篇章,具有重要現實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任建中介紹稱,山西省森林的主要生態功能為涵養水源和淨化大氣環境,其價值量佔到全省森林生態價值總量的60.6%。2016年山西的森林生態價值和單位面積價值量,比國家林業局2005年發布的同類數據,分別增加了2118.69億元和3.24萬元,增幅分別達到201%和104%。目前,山西省森林面積4816萬畝,森林覆蓋率比2010年增加2.47個百分點,達到20.5%,增速全國排名第9位。國家氣象局《2017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顯示,新世紀以來的18年,山西植被生態質量改善的速度為全國最快。

近年來,山西全省重點生態治理區域水土流失、風沙肆虐的狀況有了較大改觀,過去以黃色和黑色為主色調的山西,出現了綠色大增、景色大變的喜人景象,正逐步向生態良好區間快速推進。

面對山西森林覆蓋率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尚有3272萬畝宜林荒山需要綠化,依然呈現“整體脆弱、局部改善”的現狀,任建中表示,只要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充分發揮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空氣、治理風沙、維護物種多樣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盡快把破壞的生態恢復好,把溝壑縱橫的土地綠化好,把寶貴的水資源涵養好,就能有效調節自然水源,促進旱時“供水”、澇時“蓄水”,就能實現“青山常在,碧水長流”。 

[責任編輯:實習生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