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安徽 > 地方產業

合肥經開區系列報道之一:奮力轉型升級 積聚強大動能 合肥經開區開啟高質量發展之門

2018-08-28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通訊員汪貴霞 李長龍報道: 新思路、新舉措是開啟高質量發展之門的“金鑰”。今年以來,合肥經開區瞄准“十三五”規划既定任務,發揮龍頭項目輻射带動作用,奮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加快新舊動能強力轉換,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正在呈現。
 
  工業經濟穩中快進
 
  從上半年來看,合肥經開區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預期目標,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工業經濟穩中快進。
 
  首先,經濟增速較快。13項指標超目標增速,“破十”高位運行。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技改投資增長19.5%,其中工業技改投資爆發式增長,增速達到55.3%。其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戰新產業產值增長21.4%,佔比全區工業產值近五成,提升到48.9%。三產跑贏二產,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32%,限上批發零售增長26.3%。第三,質量效益較好。財政收入增長16.5%,為“十三五”開局以來最快,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達到31.3%。其中技術含量高、處于價值鏈高端的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125.3%。
 
  值得一提的是,該區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科技+產業”策略賦予了新的經濟動能。全區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43家,高企研發投入佔比達到4.5%;進出口增速100.7%,其中聯寶科技實現進出口額24.7億美元,助推合肥出口加工區進出口全國排名由六晉四。
 
  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經濟快進的背後,是項目和投資的有力拉動。上半年,合肥經開區簽約項目總數和投資總額雙雙取得新突破,為打造智能家電、電子信息及集成電路、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現代服務業四個千億產業提供了強大支撐。
 
  新簽約蔚來汽車ES6、采埃孚、國軒新能源電池、菜鳥網絡等項目共計36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9個,簽約項目總投資300.5億元,同比增長109.3%;外資項目4個,總投資50.8億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首批投資180億元的長鑫12吋存儲晶圓項目,今年有望誕生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DRAM芯片。安徽省“一號工程”江淮大眾首款產品正式下線,全年計划生產5000輛;世界知名汽車公司西雅特參股江淮大眾,共同成立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研發中心;蔚來汽車ES8已量產並交付,全年預計生產1萬輛。
 
  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提速
 
  為破解新一輪發展瓶頸制約,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年初,合肥經開區以打造“畝均效益第一區”為目標,組建“創轉升”工作辦公室,制定城市空間、產業的“騰退進”發展規划,集中資源和力量,全力推進項目“催建”、土地“清閑”、企業“增效”等專項行動。同時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企業績效綜合評價制度,通過畝均稅收、畝均主營業務收入、畝均利潤、環境保護指標、研發創新等綜合評價指標,對企業進行ABC分類,實行差別化管理,差異化資源配置,338戶佔地工業企業畝均稅收提升了16%,其中A類企業的畝均稅收提升到32.57萬元。
 
  此外,合肥經開區以空港經濟示范區、出口加工區為“兩翼”,強化開放平台功能發揮,上半年全區進出口總量、增幅領跑全市,在安徽省佔比提升到18.8%。值得一提的是,該區外貿結構出現積極變化,康明斯發動機、德國采埃孚兩家世界500強項目落戶;區內企業走出國門,上半年對外投資6063萬美元,增速163.6%。
[責任編輯:李振陽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