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湖南文化

世界首例月亮型苗族吊腳樓亮相城步

2018-08-3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劉洗涌 通訊員 陽望春 雷學業 報道:近日,中南大學博導、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湖南省苗學會副會長楊成勝教授在該縣政協學習文史委領導的陪同下,來到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蠟里村,現場指導由該縣苗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伍前金夫婦在此設立的苗繡基地苗繡大樓建設工作,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修正意見。

  苗繡大樓獨特的造型,全新的營造理念,雄偉壯觀的布局,令楊教授一行耳目一新,歎為觀止。

  吊腳樓是苗族傳統建築,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築形式,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被現代建築學家認為是最佳的生態建築形式。在潮濕多雨的南方,吊腳樓不僅干燥舒爽,更利于通風,與自然融為一體,獨具民族特色。2006年,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苗繡基地由湖南省發改委立項支持,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其中苗繡大樓佔地面積7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采用全木卯榫結構,建成苗族原生態吊腳樓形式。共11排10間三層梯形構造,因地形形狀設計為圓弧形風格,是目前世界第一座月亮形苗族吊腳樓。

  苗繡大樓由廣西龍勝八零后苗族建築設計师唐芳儉設計,城步汀坪鄉高橋苗寨木工建築傳承人賀师傅等人建造。建成后集苗繡研發、傳承、展示、培訓、銷售和旅游觀光于一體,將成為湘西南最大最具苗族特色的苗繡非遺示范基地和苗繡文化產業基地。

  

 

  八零后出生的伍前金是城步苗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六歲跟奶奶學苗繡,十歲能繡各種圖騰。為了傳承博大精深的苗繡技藝,她于2006年毅然放棄工作回到家鄉,着手傳承創新城步苗繡。12年來,她創作的苗繡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大賽金獎。

  從2016年開始,她努力實施“傳承文化、巧手脫貧”行動,带領城步苗鄉留守婦女在家門口脫貧致富。三年來,共培訓農村婦女達1000多人,使她們足不出戶就能創收掙錢,擺脫貧困。

  

 

  伍前金“傳承文化、巧手脫貧”項目榮獲中國第三屆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第二屆“中國創翼”創新創業全國十強總決賽三等獎。 

  城步苗繡非遺示范基地建成后,將對湘西南地區民族文化尤其是苗繡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對促進民族文化與旅游糅合發展,带動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起到較大的推進作用。

 

[責任編輯:實習生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