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11月14日,從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瞭解到,該開發區中的合肥能安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創電流式電器火災預警探測器已成功運用在西藏布達拉宮。
變報警為預警
單立輝是合肥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居他介紹,根據國家安監總局信息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火災起因30%是因為電氣造成,67%的重特大火災也是因為電氣造成。而目前全世界針對電氣引發的火災採取的都是安裝火災報警器。火災報警器的弊端在於無法提前預知電氣使用情況,只能待發生故障或引發電氣短路導致火災才能有報警效果。早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做電氣技術研究的單立輝和他的幾個朋友,從2012年開始變著手研發電氣火災預警探測器,經過幾年的努力,成功研發該產品,目前該企業擁有三項國際發明專利,40項全國發明專利。
單立輝說,目前國內95%的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長期處於閒置狀態,主要原因在於容感性負載的大量無序使用。而研發的電氣火災預警器它的作用和好處就在於可以提前發現問題並及時處置。單立輝說,好比一個人發燒37度,其實早在前期就有發燒的症狀,如果我們可以敏感的發現這些問題,就可以將隱患壓制在萌芽狀態。
合肥產品用在西藏布達拉宮
談及產品用在西藏布達拉宮,單立輝很是自豪和驕傲。單立輝告訴筆者,目前他們的產品主要運用在銀行、醫院、博物館、危險化學品廠區、大型商業綜合體、國家級資源占率儲備庫等。布達拉宮作為我國著名的世界遺產,有很多珍貴文物和古建築,其火災安全防範甚為重要。今年七月,我們的產品已經在西藏大昭寺進行了試運營,效果十分好。也就在這個月,我們成功與當地簽約,目前正在做線路佈局,3000多套產品將正式運用到西藏布達拉宮。
運用大數據實行即時雲監控
單立輝說,我們在預警器的終端安裝了大數據感測器,通過對電氣的使用情況形成大數據並上傳雲終端,進行分析和處置。在安徽省博物館,我們就通過感測器傳來的數據發現,其中某一項的監測數值在6-8月,特別高,經過分析研判,與降雨量造成的空氣濕度曲線吻合。也就是說,這種潮濕帶來的微弱影響都能被清楚的通過數據監測和分析被發現。單立輝告訴筆者,他們產品感測器的精度是報警器的6-8個數量詞,精度高達93億。企業自主研發的雲監控平臺,可以通過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實行即時監管功能。(趙明 龔舒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