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 王藝喬 報導:鮁魚圈,這個坐落在遼東半島中部,渤海之濱遼東灣東岸的一座小城,從原始的以打漁為生的漁村,奮勇發展幾十載,現已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生態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的喜悅洋溢在每位鮁魚圈百姓的臉上,可喜的成績也昭示我們更要不忘初心,奮勇前行。
「漁」——文化傳承觀開漁
以漁為生。時光回溯至八十年代,這座小漁村是「一片荒灘,幾隻小船,一片荒野,幾處人家」的形象,那時的鮁魚圈港口僅有一座3萬噸的煤碼頭,整個營口港的吞吐量不足百萬噸,地區生產總值僅一千多萬元,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萬元。依山傍海的鮁魚圈人,倚靠着大自然的饋贈頑強生活。大海作為百姓們賴以生存的母親,她孕育着生命,也彰顯着希望。漁民們靠海吃飯,每年春季以漁為訊,每到開漁之日,漁民們便舉行祭海祈福的儀式,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大海的饋贈養育着這座小城。
以漁為慶。今天,鮁魚圈已經走上了迅猛發展的康庄大道,鮁魚圈人 懷着對海洋的敬意和生命的感恩,舉辦2019中國北方(營口)鮁魚圈開漁節。這個盛大的節日是在承襲曾經開漁之日祭海祈福的傳統基礎上,彰顯多年來靠海為生、依海壯大的鮁魚圈獨特而濃厚的漁文化底蘊,以感恩海洋、保護海洋為主題的海洋民俗文化類節慶,充分展示鮁魚圈歷經幾十年的滄桑巨變風雨洗禮後的日新月異,也展現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漁鄉特色,引導廣大人民熱愛海洋、感恩海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從而推進鮁魚圈文化旅遊的發展。
「魚」——魚躍龍騰鮁魚圈
回看過去,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伴隨着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勇於開拓的鮁魚圈人走上了發展之路。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營口市設立鮁魚圈區;1987年5月1日營口出口加工區正式開工建設,1992年10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跨入國家級開發區行列,再到如今躋身國家級開發區強者之林……幾十年的砥礪奮進、風雨兼程,鮁魚圈借力改革開放的大潮,被雕琢得愈發閃亮,別緻。
從零的起步、蹣跚前行,到鋼鐵、旅遊、農產品加工支撐有力,再到化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的強勢崛起……在時代的浪潮中,鮁魚圈始終堅持發展的理念,積極推進「四個中心」建設——東北亞國際物貿中心建設實現新突破,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擴增新規模,東北休閑旅遊中心建設取得新成效,先進制造業中心建設進入新階段。一路走來,鮁魚圈不斷開拓進取,內部改革增加活力,外部開放加快步伐,緊盯政策機遇建項目,瞄準瓶頸障礙抓改革,突出提質增效擴產業, 全區經濟發展基礎日益堅實,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經濟發展正朝着更高質量的新征程闊步前行,鮁魚圈這座曾經的小漁村已經展翅騰飛。
「愉」——樂游山海客流連
幾十年風雨兼程,換來了今天的羽化成蝶,凌空飛翔。人們切實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百姓安居樂業。從「雨時泥濘旱時揚塵」的鄉村小路到寬闊平坦、延伸至每村每戶的康庄大道;從搖搖欲墜的鄉村危房到整齊排列的高樓林立……生活在鮁魚圈這片熱土上的人們親眼見證着這裡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個全覆蓋工程」和各項惠民舉措成果顯著,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百姓幸福感不斷增強。一幅幅溫暖的民生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百姓們愉悅的笑容洋溢臉上,幸福沉澱在心裏。
遊客流連忘返。鮁魚圈不斷整合旅遊資源,與餐飲、娛樂、商貿、房地產等行業相輔相成,旅遊業多點開花,「旅遊+」產業活力增強。鮁魚灣濱海旅遊度假區、小望海農樂園進入國家AAA級景區,我區被評為中國美麗鄉村旅遊勝地。山、海、林、泉的豐富資源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遊客,從魅力海濱到特色溫泉,從鄉村休閑到美味海鮮,為遊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的服務,遊客紛至沓來的景象繪就出一幅幅東北休閑旅遊中心發展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