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擦亮紅色文化品牌 江蘇常州打造紅色城市會客廳

2019-09-0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9月5日,本報從江蘇常州「紅館」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常州地區百年黨建史料館(以下簡稱常州「紅館」)是常州市打造以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此「常州三傑」為核心的紅色文化品牌,集歷史遺存、黨性教育、黨務培訓、文旅展示等元素於一體,佔地總面積約為14000平方米。常州市天寧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房琴貞表示,常州「紅館」是常州市首個革命史、組織史綜合展館,將打造成為常州市有品位的紅色城市會客廳。
 
常州「紅館」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
 
  房琴貞介紹,常州「紅館」建設歷時一年多,由常州市天寧區雕庄街道優勝村「紅廟」移建而來,「紅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常州人民開展工農革命的起點,是稀缺性革命歷史類紀念遺址。因此,在紅廟移建保護過程中,建設了常州「紅館」,以傳承紅色血脈,繼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常州「紅館」具有四大功能定位,是常州市首個革命史、組織史綜合展館,常州市首個黨支部書記集訓基地,常州市黨員黨性教育基地,有品位的紅色城市會客廳。
 
  在打造「有品位的紅色城市會客廳」方面,房琴貞說,將以常州「紅館」黨建文化園為基礎地標和旅遊導流樞紐,結合老京杭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工程,以紅色資源、歷史文化、特色民俗為底蘊,延伸打造常州「紅館」周邊開放式體驗區,形成環島路紅色元素風光帶,使常州「紅館」成為對外展示常州紅色文化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下一步常州將整合紅色資源,開發運河黨建旅遊文化帶,開發紅色旅遊路線等。
 
常州「紅館」工作人員介紹,秋收起義中的常州故事
 
  1927年,武進縣委在「紅廟」舉辦了常州第一次支部書記訓練班並開展一系列「抗租、抗稅、抗捐」鬥爭,成為全國秋收起義的一部分。在常州「紅館」內,工作人員指着展廳牆上展出的《全國各地武裝起義示意圖(1927-1937)》說,當時常州地處國民黨統治片區,並在這一地區率先插上了秋收起義的「革命火炬」。同時,她說,史料館中的資料收集、考證工作歷時一年,期間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在「紅館」中還收藏有絕版的《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常州市組織史資料(1926.春~1987.10)》。
 
  常州市天寧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孔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如何讓莊重嚴肅的紅色教育既有應有成色,又能煥發「網紅魅力」是常州「紅館」建設初期就在考慮的問題。為此,天寧區委組織部將首先,繼續完善提升建築品味,結合周邊配套設施建設,開發互動性、趣味性的紅色元素塗鴉等裝飾,並進一步優化夜間燈光美化效果。其次,完善提升陣地服務功能,設計推出主題活動、開發文創周邊產品等。此外,在外部雕塑群或「常州紅館」主體建築內外場地,定期開展集時尚、藝術、歷史、先鋒於一體的發佈會、展覽會,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策劃開展情景劇、小品以及非遺展示、民俗文化活動等。(杜林 李愛)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