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湖南石門:奮力譜寫經濟強縣新篇章

2019-09-26
来源:香港商报
  石門,隸屬于湖南省常德市,是湘西北門戶。
 
  石門,是“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禪之鄉”、“全國綠茶出口基地縣”、“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 。
 
  “一江澧水穿城過,兩岸群峰如畫屏。”山城石門,有著1400多年的悠久建城史。歷史上是添平土司統治的中心區域,土家族占全縣總人口比例的51%,土家傳統習俗濃郁。
 
  1949年以來,石門縣走過了從積貧積弱到繁榮發展的70年不平凡歷程,與新中國一同成長。特別是近5年,脫貧攻堅、產業強縣、城鎮興縣、交通先行、生態立縣、旅遊活縣。
 
  巍巍壺瓶山、浩浩澧水,見證著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1949年的2544萬元增至2018年的278219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由207萬元增至87803萬元。
 
茶山雲海東山峰
 
  脫貧攻堅 “石門樣本”全國推廣
 
  2018年8月6日,地處湘鄂邊界的石門縣,終於摘掉了壓在他們頭上多年的“貧困帽”,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這場脫貧攻堅戰,石門縣眾志成城、披荊斬棘,奮戰了4年。
 
  石門地域遼闊,貧困人口多。2014年,石門縣共有貧困村12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23萬人,貧困發生率14.4%。為了拔掉窮根,石門縣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響亮提出:悠悠萬事,脫貧為大;一切工作圍繞脫貧攻堅、一切工作服從脫貧攻堅、一切工作服務脫貧攻堅;不摘窮帽就摘官帽,不換面貌就換人;既要帶著感情責任去扶貧,更要帶著真金白銀去扶貧。
 
交通樞紐石門北
 
  縣裡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所有縣級領導參與抓脫貧攻堅。縣、鄉、村層層簽訂“軍令狀”,並把優勢兵力部署在脫貧一線,實現縣級領導包聯、駐村工作隊幫扶、黨員幹部結對幫聯“三個全覆蓋”。各級共選派駐村幫扶工作隊331支,安排結對幫扶責任人10526名,每個貧困戶均有黨員幹部結對幫扶。
 
  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在4年的脫貧攻堅戰中,石門縣緊盯“兩不愁三保障”“五個精准到戶”,重點實施住房保障、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六大工程”,讓困難群眾衣食住行得到保障。4年來,全縣累計整合部門涉農資金15億元,並通過融資等管道籌資10億元,共實施扶貧項目1936個,確保每個貧困村直接投入500萬元以上、非貧困村200萬元以上。
 
  2018年6月,在貧困縣退出國家專項檢查評估中,石門縣取得貧困發生率為0.9%、群眾認可度為96.48%、錯退率和漏評率均為零的優異成績,一舉摘掉貧困“帽子”,打造了湖南脫貧攻堅的“石門樣本”,被國扶辦作為案例研究,並在浦東幹部學院作經驗交流。截至2018年底,全縣122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貧困人口脫貧25593戶7994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41%。
 
  “脫貧摘帽只是階段性任務,脫貧攻堅不會就此止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門縣委書記譚本仲表示,石門縣將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持之以恆打好脫貧攻堅戰,深入細緻地做好鞏固提升工作,確保精准脫貧成果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
 
康養勝地夾山寺
 
  產業強縣 優化結構 高品質增長
 
  9月 4日,願景裝配式建築新材料石門產業園,占地150畝的一期廠房正在抓緊施工。“第一條裝配式輕質高強矽酸鈣板生產線預計10月可試運行。”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矽酸鈣板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型綠色環保建材,待10條生產線全部建成後,可實現產值27億元。
 
  這是石門縣實施“產業強縣”戰略的成果之一。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如今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石門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武陵山片區經濟強縣的道路上實現了歷史跨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逐步邁向高品質增長,產業結構從以一、二產業為主向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轉變。
 
  現代工業蓬勃發展。近些年,石門縣以工業園區為發展載體,全力以赴抓項目、強招商、調結構、轉方式,成為全省千萬噸水泥生產基地縣、電力能源生產大縣和磷化工生產基地縣。1994年成立的石門經濟開發區,2012年跨入“百億園區”行業,2013年成為全市唯一的首批國家新能源示範產業園區,2017年成為全省“產城融合”試點示範區,“一區三園”發展格局全面形成。全縣培育形成了電力、建材、化工、機電、矽砂、食品六大支柱產業,2018年總產值178.2億元,占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的68.8%。石門縣先後引進中國大唐集團、中國華電集團、中國葛洲壩集團等國企、央企及民營500強企業,截至2018年,規模工業企業達135家,其中產值過億元企業83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擁有4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湖南省名牌產品。
 
  現代農業增效提質。目前,全縣已形成柑橘、茶葉、高山蔬菜、家禽、生豬、烤煙六大特色支柱產業,其規模在省市均處於靠前位置,成為中國柑橘之鄉、中國名茶之鄉、湖南高山蔬菜生產基地縣、湖南烤煙生產重點縣、湖南生豬發展大縣和湖南家禽養殖大縣。全縣擁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18家、家庭農場254個;湘佳牧業、盛節節高、金湘源、壺瓶山茶葉、石門縣亞輝柑橘專業合作社等農業企業在國內主要城市建立了穩定的銷售管道;全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總數達到54個;擁有“石門銀峰”中國馳名商標、“石門銀峰”“石門柑橘”2個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冠雲”“壺瓶山”2個湖南省名牌產品,“石門土雞”“石門馬頭羊”2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第三產業日趨繁榮。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37.76億元,對GDP增長貢獻率57.7%,拉動經濟增長4.8個百分點。旅遊產業日益興旺,全縣擁有壺瓶山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仙陽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夾山寺4A景區、壺瓶山大峽谷3A景區等知名景點景區;2017年成功創建“省級旅遊強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縣”“湖南省精品旅遊線路重點縣”。批發零售、餐飲住宿、郵電通訊、醫療衛生等傳統行業穩定發展,連鎖經營、大型超市、專賣店等新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不斷湧現,全國性家居裝飾及傢俱商場運營商紅星美凱龍入駐石門。房地產、金融保險、諮詢服務、電商等新興產業競相發展,2014年成功創建“省級金融生態安全區”,2017年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以橘為節慶豐收
 
  城鎮興縣 宜居新山城
 
  漫步石門縣城,專案現場吊塔林立,幢幢高樓鱗次櫛比,瀝青道路縱橫交錯,全民健身中心等休閒場所人流湧動,繁花綠草點綴其中……好一幅“城在山水間、宜居新山城”的動人畫卷!
 
  回首新中國成立之初,處於貧窮山區的石門縣城,一條不成型不足500米的馬路、一條窄窄的河街,便是當時最“繁華”的景象。
 
  這些年,石門縣完善城市發展規劃,一手抓新區擴容,一手抓老區提質。全縣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完成了澧陽大道、永興大道、夾山大道、園區道路配套等道路提質改造工程;三江路、白雲路、紅土路等出城口道路的升級改造和澧水南北風光帶建設正加速推進;以“撤違、撤危、撤陋”為重點,騰出50多萬平方米的綠色空間;澧濱路升級改造為縣城澧水河道沿岸的臨河濱江公園、休閒長廊和城市客廳; 30多個小公園夾雜在城市中間,盡顯山城的生態品質;全城主次幹道、大街小巷安裝了4800盞路燈;“中國柑橘之鄉”、“茶禪一味”標識的高杆路燈成為石門縣城獨具特色的風景線。
 
  在縣城發展的同時,大力推動了特色集鎮發展。石門縣按照錯位發展戰略,合理確定小城鎮產業發展定位。
 
  近5年來,石門縣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5平方公里擴大到20平方公里,新建、改造、提質城市道路96.8公里,建設地下管網240公里,城市供水覆蓋率達96%,生活汙水處理率達95%;已完成和正在實施的棚改工程達11000戶;管道燃氣用戶達35000餘戶;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鎮化率由2014年的38.4%提高到現在的46.9%。
 
最美鄉鎮維新鎮 
 
  交通先行 構建立體交通網
 
  石門縣是個典型的山區縣,也是常德市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甚至沒有一級公路的縣,對外的3條出城主通道等級不高、通行不暢,西北山區交通基礎設施滯後,晴通雨阻。石門盛產的柑橘、茶葉等農產品和煤炭、石膏、磷礦等礦產品因道路不暢運不出去,群眾急需的農資產品、生活用品運不進來。
 
  交通落後,成為制約石門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近些年,石門縣落實市委、市政府“交通建設五年大會戰”總體部署,結合全縣“脫貧攻堅大會戰”的實際,以“著力構建立體交通體系、著力建好四個出城口、著力優化縣鄉通達網”為重點,累計實現交通建設投資近35億元。
 
  全縣新建農村公路1364.6公里,脫貧攻堅通自然村水泥路490公里,農村公路窄改寬工程869公里,生命防護工程1593公里,危橋及渡改橋改造77座;實現路站運一體化;建成農村客運候車亭420個,農村客運通達率達100%,初步形成以普通幹線為骨架、縣鄉公路為脈絡,以農村公路為毛細血管、以農村客運站點為節點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體系,農村運輸惠及全縣67萬農村人口。
 
  交通建設,為石門縣人民開闢了致富路。目前,夾山寺、仙陽湖、壺瓶山等特色旅遊景區景點迎來鄉村旅遊新高潮。(唐勇平 李銀明 伍法明 蔡政)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