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黑龍江省農產品地理標誌巡禮五:泰來綠豆

2019-11-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 記者 付彥華 張曉磊 報導:黑龍江省泰來縣種植綠豆已有近百年歷史,被譽為「綠豆之鄉」。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對「泰來綠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2018年,泰來綠豆被評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目前,泰來縣綠豆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年產量1.5萬噸。

泰來縣綠豆種植基地
 
  證書持有人
 
  泰來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泰來縣被譽為「中國綠豆之鄉」
 
  保護地域範圍
 
  泰來綠豆產自泰來縣全縣地域範圍內。保護範圍包括克利鎮、平洋鎮、江橋鎮、大興鎮、湯池鎮、和平鎮、塔子城鎮、寧姜鄉、勝利鄉、泰來鎮、二龍濤農場,共十個鄉鎮和一個農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22°59′至124°,北緯46°13′至47°10′。面積為15萬畝。

綠豆藤蔓,長勢蓬勃
 
  區域基本情況
 
  泰來縣位於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上限,位於東經122°59′——124°北緯46°13′——47°10′,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4.9℃,年均日照2908.8小時,年活動積溫2930.6攝氏度,年均無霜期在145天左右。光熱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雨熱同期,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農作物營養物質積澱;冬季霜雪交替,有助於減少病蟲害,是優質綠豆生產的黃金帶。
 
  泰來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東北松嫩平原,土質肥沃,土壤富含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化肥和農藥施用量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和1/3,農作物化肥和農藥殘留量低。
 
  泰來縣背靠大興安嶺大森林和呼倫貝爾大草原,全縣境內有「一江五河」,水資源豐富,流經境內140公里的嫩江是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縣域內有自然濕地100萬畝,生態保護林100萬畝,天然無污染草原104萬畝;全縣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國家I、II類水體標準;城區空氣質量優於國家二級標準,鄉村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0天以上。獨特的土壤、氣候、水質等生態優勢,為在原產地發展有機、綠色食品和農產品提供了良好條件。

泰來縣優質綠豆產品
 
  品質特色
 
  泰來綠豆,一般為長橢圓形,百粒重3.5——5克。顆粒飽滿、色澤明亮、鮮綠等明顯特點。其營養成分以100g泰來綠豆樣品為標準:蛋白質≧22.00g、粗澱粉≧51.00g、水份≦13.50g、脂肪≦1.40g、糖類(以總糖計)≦5.30g、粗纖維≧3.50g、鈣≧14mg、磷≦23mg、鐵≧0.04mg。

  人文歷史
 
  泰來縣是以農業為主的縣份,早在1934年以前就有種植綠豆的記載。在《泰來縣志》正文記載,1934年(東北淪陷時期),全縣糧食作物以大豆、水稻、高粱為主,雜豆種植以綠豆為輔。1940年,擴大糧食、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綠豆732垧。1946年至1948年,全縣糧食等作物播種面積減少至80萬畝左右,主要栽培作物有高粱、水稻、穀子、玉米、大豆、花生、綠豆。進入80年代後,綠豆生產面積在經濟作物中發展較快,因泰來沙土地熱量足、養分積累好而遠近聞名,得到縣內及周邊百姓的認可。

泰來綠豆亮相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黑龍江農產品地理標誌展區
 
  泰來綠豆品牌企業
 
  泰來縣綠洲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泰來縣冠達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泰來縣農業技術服務公司等。

  泰來綠豆品牌
 
  「素食貓」牌、「四麗紅」牌、「泰來福」牌等品牌綠豆。

  發展前景
 
  圍繞泰來綠豆不斷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穩步擴大標準化種植面積,在現有基礎上開發綠豆酒、綠豆飲料、綠豆糕等深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利用電商平台擴大產品銷量,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