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皖黟县宏村鎮:村村明白賬 戶戶享紅利

2020-07-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以前村裏資產資源歸集體所有,跟咱農民有關系,但好像跟誰關係也不大,如今成立了經濟聯合社,集體資產人人有股份了,我可得上點心,年底領分紅!”在黟縣宏村鎮星光村發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證現場,村民傅林生激動的說,大家不僅對年底分紅和收益有著美好期盼,對村集體的事也更上心了。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宏村鎮星光村領到了“黟縣宏村鎮星光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的開戶許可證之後,便蹄疾步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木坑村民組88名村民領到股權證,標誌著該鎮13個村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而作為領頭羊的宏村村已經享受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帶來的紅利,2019年1600餘名村民平均分到4500元/人,合計共發放“紅利”704萬元。

  摸清“家底” 公開決策
 
  摸清“家底”,讓百姓知根知底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對此宏村鎮聘請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13個村集體所有的資源性、經營性、公益性資產進行全面清查,明確了產權歸屬。
 
  龍江村黨總支書記江輝告诉记者:“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之前,我當了22年村支書,親身感受到了村級資產的管理之難。通過這次改革,進一步明晰了村裏的資產,經營性資產有多少、公益性資產是多少,大家都一清二楚了。”
 
  通過賬務清理,資金、資產的清理核實,資產審計,宏村鎮13個村共清查資源性土地資產34.06萬畝、經營性資產1937.83萬元、非經營性資產2989.34萬元。
 
  每個村的清產核資報告都公開公示,同時確立了“有法依法、有規依規、無法無規依民”的村民自治原則,除法律有明確規定的外,重大問題和爭議事項一律經過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討論、公開決策,每項成果都經群眾簽字確認,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決策權,以減少工作阻力、形成推進合力。

  “三駕馬車” 集体奔富
 
  “動集體的東西,跟動農民自家東西一樣了,啥事大家都上心”。拿到股權證的村民們,把證上面的一個個數字讀得認真、記得仔細。據瞭解,在改革前很多村是村委會代管村集體資源,而改革後,黨支部、村委會、經濟聯合社“三駕馬車”各司其職。通過改革權責清晰,集體經濟的事由集體經濟組織決定,基層黨組織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持續推動農村改革,既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又需要敢碰硬、動真格的決心和幹勁。”宏村鎮副镇长李文龍說,“下一步將繼續抓好改革工作,建立健全有關制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速鄉村振興步伐,讓農民‘腰包’鼓起來。(李彥 王蘊宏 吳敏)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