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造優美田園 傳紅色文化 革命遺址變身美麗鄉村

2020-07-2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晚飯後我經常來這裏散步,看看路邊的紅色文化宣傳欄,感覺鍛煉身體都很有動力。」在環村綠道散步的甘大爺開心地對記者說道。
 
龍崗村紅色步道
 
  甘大爺所說的環村綠道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馬壩鎮龍崗村,龍崗村是省級紅色村,環村綠道全長4.2公里,由龍崗健康步道、紅色步道和沿河綠道三條步道組成。該綠道以龍崗村委會為起點,貫穿紅星村、王屋村、塔下村等多個自然村,沿途自然風光和人文資源豐富,整條綠道將龍崗村委禮堂、王屋村圍屋「三槐堂」、百香果種植基地、稻田、竹林等自然田園風光、龍崗紅色文化廣場、塔下村革命舊址以及龍崗紅色文化展覽館等景點串成一線,漫步其中,可以領略到嶄新的農村風貌、別致的自然田園風光和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
 
  據了解,韶關曲江區龍崗村具有歷史的紅色榮光。據黨史記載,1945年3月底,抗日自衛隊員在楊宜衍的率領下,在上廠打伏擊,把日寇密偵隊打得喪魂失魄,落荒而逃;1945年8月,侵韶日軍集中乘船60多艘,沿北江南逃廣州,抗日自衛隊奉命在北江河畔烏泥塘口伏擊,打翻敵船1艘,斃傷敵人10餘人。抗日戰爭中,甘新、甘順英勇獻身……
 
  多年戰爭洗禮,這方紅色熱土上,留下了無數革命先烈的紅色足跡和遺址遺存。先烈們的事跡在前,後來者們從未遺忘,一代代人緬懷先烈,將他們保家衛國的情懷投入到美麗家鄉建設當中,形成了以「愛黨愛國、矢志不渝、勇於拼搏、無私奉獻」為主要特點的紅色文化。
 
環村綠道周邊部分牆體進行美化
 
  近年來龍崗村加強對革命遺址的監管保護和恢復維修,充分發揮革命遺址遺存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積極作用。目前,上廠村小組的地下黨聯絡站、塔下村小組甘氏祠堂被廣東省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傳統教育實踐課堂。
 
  如何更深入地挖掘龍崗紅色資源,守護傳承好龍崗在革命歷程中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打好傳承紅色基因的接力戰,成了當代龍崗人的使命。近兩年來,龍崗村持續開展了紅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各村小組的建設和環境整治,將紅色基因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為突出「親民性」,龍崗村不斷探索黨建文化與地域文化、人文文化深度融合的途徑,突出融合的理念,將黨建融入百姓生活圈,打造「紅色文化長廊」,將環村綠道周邊部分牆體、廊亭等整體燈飾美化,在傳遞紅色文化的同時,亮化綠道夜景。
 
  龍崗村委黨支部書記甘永明介紹道:「根據上級部署要求,我們以『加強陣地建設、服務黨員群眾、美化自然環境』為宗旨,將廣大群眾茶餘飯後較為集中的活動場所打造為『紅色文化長廊』,通過藝術的形式把紅色元素與文化元素融為一體,為廣大群眾打造集休閒、娛樂、宣傳、學習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室外文化活動區域,構築起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如今,濃厚的「紅色」氛圍籠罩着龍崗村,紅色黨建元素覆蓋到村小組、廣場、公園等各個角落,「紅色」已成為龍崗村的地標,紅色文化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讓群眾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紅色文化正引領着他們在小康路上闊步前行。(李芳 唐忠祥 歐艷)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