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商报看海门】臨江新區:建長三角生態科創小鎮

2020-11-06
来源:香港商报

  江蘇南通市海門區臨江新區擁有與上海崇明島隔江相望的16 公里沿江岸線。岸線北部,活力生態帶、混合功能帶及創新平台帶次第展開。從化工小鎮到科創與人文結合的生態小鎮,海門臨江新區加快沿江創新轉型發展步伐,努力探索生態保護與科學發展結合之路。

 緊鄰玲瓏湖的東布洲國際動畫孵化創作基地,擁有孵化空間、會客酒吧、展覽中心等4000平方米的物理空間。「選擇落地在臨江新區,一方面是動畫創作需要一個安靜的駐地創作環境,一方面是政府產業基金給予我們共同投資支持。」基地創始人、總裁徐楊斌介紹,基地致力於各類動畫的前端製作,並給動畫製作團隊提供孵化平台、啟動基金、創作指導、專業氛圍和創投機會,推動動畫創業公司從0 到1 的成長,使得民間的創意有更多機會脫穎而出。

 「創新平台建設,政府優惠政策之外,更關鍵的還是要有市場手段。」海門區政協副主席、臨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徐駿介紹,臨江新區提出以人才為核心的「產業+平台+資本」創新發展模式。將10 平方公里沿江灘塗打造為創新發展區域——海門科技園,先後建設了20 萬平米的生物醫藥科創園和18 萬平米的國際中小企業園等創新創業載體,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着力打造孵化-加速-產業化平台鏈條。截至目前,已註冊入駐各類創新創業企業150 多家。

 澳斯康生物製藥(海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製藥界的「富士康」企業,2017 年落地臨江新區並快速成長。「我們選在臨江新區,這裏當時已經建好成熟的園區,更為關鍵的是,在入駐初期我們就獲得了政府產業基金的支持。」澳斯康共同創始人徐菲說。據介紹,澳斯康已經形成集原材料、耗材、製藥裝備、技術服務及合同生產於一體的產業布局,目前正在考慮包括香港在內的資本市場尋求更多資金支持。

 據介紹,海門科技園圍繞重點發展產業,加大服務於藥物創新的功能平台體系建設,加快實現創新要素集聚。上海國家新藥安評海門分中心、澳斯康CDMO 中心等重大平台項目相繼建成,百奧賽圖中國模式動物基地、長三角藥物高等研究、藥物輔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其中中國模式動物基地、長三角藥物高等研究院被先後列為江蘇省重大項目。與此同時,加大資本平台建設力度,先後設立天使、VC、PE、併購基金,規模達15億元。依託高新項目引領,新區每年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500 多名,吸引了一大批海內外優秀人才,其中院士3 名,國家特聘專家21 名,自主培育江蘇省「雙創」人才30 名。先後獲評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等省級以上榮譽12 項。(杜林 宋璟 趙振華)

[责任编辑:刁瑾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