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安徽合肥:一家出了5個博士、7個教授

2021-01-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他出生於包公故里、畢業於清華大學;他曾加入錢學森主導的導彈設計院,參與導彈發動機燃料的設計與研究;他的一家出了5個博士、7個教授……他叫梁鴻銘,今年86歲。
 

每天讀書是梁老的習慣
 
    日前,記者走訪了這位年過八旬的清華老人,感悟他的傳奇人生……

    學習優秀精通文體
 
    來到梁鴻銘老人的家中,只見屋內陳設十分樸素:沒有華麗的裝修,家中起眼的位置全部排放着書櫃和書桌,書桌上儘是各類書籍和文稿。
 

梁老會多樣樂器
 
    其中,一個陳舊的儲物盒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裏面全是梁老從合肥一中到清華大學時期的各種證件、證書、獎牌。
 
    梁鴻銘1935年出生於肥東長樂集,成長於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在村里幫人家放牛,也讀過私塾。後來,進入合肥一中讀書。
 
    「那一年,合肥市參加高考的學生,總共只有209人,和現在沒法比。」與現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方式不同,1955年的高考,是先填志願後考試。
 
    「我的前三個志願,選的都是清華大學。」說到這裏,梁老笑了,「那一年全國的畢業生有9萬多人,高校招生卻超過10萬人,所以考大學比現在容易多了。我當時成績優秀,尤其數學和化學都考了滿分,所以順利考取了清華。」
 
    據梁鴻銘透露:在高中時期,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文藝體育也是樣樣精通。「唱歌、演話劇我都很擅長,三級跳遠我還拿了合肥市的第二名,當時成績是12.09米。」梁老一邊說,一邊指着儲物盒裏的一枚獎章說,「你們看,這就是當時我獲得的獎牌。」

    給周總理表演京劇
 
    1955年8月20日,梁鴻銘收到了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9月初,他經合肥、蚌埠、濟南、天津,最後抵達北京,歷經2天1夜,梁鴻銘終於來到了夢想中的清華園。
 
    來到清華後,學校里優越的條件讓梁鴻銘感到如同來到了天堂,「吃飯不要錢,生活用品也不用買,都是免費提供。」當然,至今讓梁老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聞亭的鐘聲,「在五年的學習生涯中,每當聽到聞亭的鐘聲響起,都會讓我肅然起敬,對聞一多等革命先輩心生敬仰。」
 
    「在清華,我還幸運地給周總理演唱過一次戲呢!」原來,梁鴻銘在清華加入了學校演出隊後,大家集體創作了京劇《關羽搬家》,不僅在學校里演出,還在外面表演,其中一次是在政協禮堂。「周總理當時就觀看了我們的演出。」
 
    1960年,梁鴻銘學成畢業參軍,加入錢學森新成立的導彈設計院,進行我國導彈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統的設計與研究。在此期間,梁鴻銘還獲得過一次三等功。
 
    對於錢學森先生的記憶,梁老還描述了一個細節,「錢夫人是音樂家,錢老對音樂也很在行。有一次我們搞大合唱,我擔任指揮,錢老還過來給我們提建議。他用一盞燈營造出導彈的舞台背景效果,讓我們都很佩服。」

    拳拳赤子心殷殷鄉梓情
 
    1971年,梁鴻銘回到合肥,擔任合肥工業大學的教師,講授汽車發動機供油系統及汽車節油等。從此以後,他一直從事自己熱愛的汽車事業,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數十篇,共計約100萬字。
 
    當然,最讓梁鴻銘驕傲的是,他把三個子女都培養成才,成為博士和大學教授。「現在家裏,我們老兩口加上子女和他們的另一半,一共有5個博士,7個教授。」梁老笑着說。
 
    說到對於子女的教育方法,梁鴻銘表示,「孩子小的時候,下班後我一般都在家裏,不喝酒、不打牌,而是看書、做研究和交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當然,幾個孩子他們自己也很努力,這讓我很欣慰。」
 
    如今,梁鴻銘雖說住在合肥,卻時刻惦記着肥東家鄉,每年至少要回家鄉兩次。家鄉的建設、環境甚至一草一木,都牽掛在梁老的心間。他曾多次為家鄉的建設發展捐款捐物,受其影響,梁老的孩子們也多次回到家鄉獻出愛心。
 
    「以前叫長樂集,現在是長樂社區。幾十年來,家鄉發展變化太大了,住得好吃得好,尤其是路修得太好了。只要我身體還可以,以後每年都要回家鄉走一走看一看。」梁老表示。(劉奇安 趙傑 張宇澤 柏永)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