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指導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之道(第三輯)》叢書在北京公開發佈。作為叢書的一冊,《中國廣核集團:使命引領、透明驅動型社會責任管理》全面介紹了中廣核在安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社會責任領域的探索實踐和成果成效。
據了解,該書籍匯編形成了中廣核特色的「使命引領、透明驅動」型社會責任管理模式(「NICER」模式)。「NICER」模式是中廣核履責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意在強化社會責任文化、戰略、組織、管理保障的基礎上,積極推動保障核安全(Nuclear Security)、擴大影響力(Influence Expansion)、參與社區發展(Community Engagement)、環境可持續(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等社會責任實踐更精、更實、更深,並持續加強與社會各界的透明責任溝通(Responsibility Communication),以更務實的行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長期以來,中廣核堅持安全、綠色、擔當的品牌發展理念,通過由內向外的使命引領和由外向內的透明驅動,在安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豐富的履責成果,推動中廣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
守護核安全,83%核電機組業績指標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安全始終是中廣核堅守的生命線。中廣核始終將核安全置於優先地位,踐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築牢發展根基。在2021年全球衡量核電運營業績的WANO指標中,中廣核83%的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力因子指標連續三年保持行業優秀值。截至目前,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已連續17年無非計劃停堆,領先全球排名第二的機組近60個月,持續刷新世界同類機組安全運行紀錄。
堅持綠色發展,清潔能源上網電量突破2.1萬億千瓦時
中廣核堅定發展核、風、光等多種清潔能源,在運裝機總規模超過7000萬千瓦,業務覆蓋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國內30個省(區、市),目前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6台,在建核電機組7台,以及超過500個新能源場站。截至2022年6月底,中廣核清潔能源累計發電超過2.1萬億千瓦時,等效減排二氧化碳17.4億噸,相當於種植森林471萬公頃,可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兩區84%的總面積。
同時,中廣核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發佈全國核電行業首份生物多樣性報告,打造出「避免- 減少- 減緩- 補償」的「階梯型」生物多樣性保護思路;在大亞灣核電基地打造中國「最美生態核電廠」,掛牌成立首個核電海域珊瑚保育區,200多種野生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聯合清華大學、自然資本聯盟等發佈國內首份清潔能源項目自然資本核算結果,數據顯示,大亞灣核電基地在1994年至2019年運營期內自然資本總價值約4244.87億元,雲南磨豆山風電場2012至2019年期間總價值約7.74億元。
彰顯央企擔當,發展一個項目、帶動一地經濟、造福一方百姓
中廣核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連續四年獲評最高等次「好」;定點幫扶的廣西凌雲縣57個貧困村、樂業縣63個貧困村分別於2020年5月、11月脫貧摘帽,累計帶動定點扶貧縣扶貧超過12600戶;開辦中廣核「白鷺班」,已拓展至5省(自治區)10校,累計已開設18個班,共幫扶2132名學生。
面對能源緊缺形勢,中廣核切實落實保電保供責任,各基地和場站應發盡發、能發多發、穩發滿發,核電和新能源均實現超發,核電上網電量、發電利用小時數均創三年最優。2021年,核電上網電量超過20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6%。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廣核充分運用科技優勢,為超過4200萬件防疫物資提供免費輻照滅菌服務,並馳援湖北十堰西苑醫院醫療廢水電子束輻照處理項目,開展完成全國首個電子束滅活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項目技術攻關,多方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記者 姚志東)
頂圖:中廣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長利到廣西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脫貧奔康產業園詳細了解產業園運營模式、分佈情況及幫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