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稅惠+服務」雙引擎助力農產品出「村」入「市」

2023-06-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廣東韶關市武江區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惠與服務「雙引擎」作用,全力打通農業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形成全產業鏈模式,不斷提升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在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還讓農產品輕鬆實現出「村」入「市」,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從農田到餐桌,農產品走出新路徑

    近年來,預製菜已成為當下網紅食品之一,備受年輕人青睞。「預製菜有着很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們公司乘借這股『東風』,充分利用本地農產品品質好的優勢,推出了富有粵北特色的山珍素食盆菜,以及時下熱門的酸菜魚等預製菜,深受消費者的喜歡。」廣東雪印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衛珍向記者說道。

    據了解,廣東雪印集團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該公司致力於本地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通過研發和深加工挖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

    從農田到餐桌,從原材料到半成品,預製菜嘗試的一小步,實現了農產品銷售轉型的一大步。「過去三年,公司面臨着較大的資金壓力,但我們始終沒有停止對新產品的研發,預製菜就是重要項目之一,這其中也得益於稅務部門一系列的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劉衛珍感慨地說。

    為扶持企業發展,韶關市武江區稅務局梳理製作了《支持鄉村振興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匯編》,着力打造「三化一型」稅源管理新模式,分事設崗、以崗定責,實現「集約式」管理,通過「一戶一檔」台賬式管理,確保納稅人應享、已享、未享優惠情況一目了然,推進稅惠紅利直達快享。

    「2020年至2023年4月,我們享受了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政策性減免11.75萬元,增值稅減免稅額787.6萬元,我們把這些『資金活水』轉化為打開市場大門的『敲門磚』,讓企業創新產品之路越走越寬,讓農產品走上餐桌之路越來越多樣。」劉衛珍說道。

    從農村到城市,農業產業鏈拋出美麗弧線

    韶關市武江區江灣鎮地山高林密、陽光充足、雨水充沛,非常適合農產品種植。但由於位置較為偏遠,農產品的銷路一直打不開,常常出現農副產品增產不增收的情況。

    為了解決農副產品普遍存在的增產不增收問題,韶關市武江區稅務局從種植戶和企業兩端入手,依託該局勞動模範創新工作室,組建專業團隊提供專業化服務,形成「上下互動、左右融通、環環相扣」的工作模式,對區域各種涉農企業進行「一企一冊」定製服務,通過大數據平台分析發票的流向,精準適配企業的需求,打通轄區內供需上下游,把種植、生產、加工、銷售有效的集聚起來,發揮產業「鏈」式效應,實現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

    「感謝稅務部門『穿針引線』,通過發票供需數據的分析,我們與其他公司建立了『企業+基地+合作社』的合作模式,通過精細化分工,實現供銷雙方的雙贏。」韶關市禾間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強說着並算起了一筆賬。「以往,我們自產自銷的話,每公斤石斛的價格約為300元。現在與企業合作,石斛花可以製作成花茶,石斛莖既可以作為湯料也可以加工後成為保健用品,價格可以賣到上千元每公斤,現在不用像之前一樣擔心銷路了,我們只管擴大種植面積,實現增產增收,大大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

    像禾間堂農業公司與深加工產業的「珠聯璧合」只是武江區農業產業鏈發展的一個縮影。上述說到的廣東雪印集團有限公司不僅立足於韶關,還在粵東、粵西、大灣區等地區設立了農產品城市共享集配中心,構建了「原料基地+中央廚房+預製菜車間+物流配送」的產業模式,建立了覆蓋全省的農產品食材冷鏈配送網絡。通過產業鏈的融合實現轄區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一體化協調發展,與農業相關的種植、冷鏈、研發等行業也被迅速帶動了起來,其中武江妙聯思茅姜和龍歸香蜜薯更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大大提升了武江區農副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果說,農產品是珍珠的話,那麼稅務部門就是把珍珠串聯起來的線,用精細的服務把我們這些農產品組成了美麗的項鍊。」劉強說道。

    「韶關市武江區稅務局將持續立足『百千萬』工程,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將更多的生產鏈、加工鏈、銷售鏈等產業鏈有機串聯,為農副產品出『村』入『市』保駕護航,全方位促進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韶關市武江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說道。(記者 李芳 通訊員 林良傑)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