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中华大地

「養在咸寧」:公立醫院打頭陣

2023-08-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咸寧市在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實踐中,充分利用咸寧的城市特質和比較優勢,集中精力培育和發展「醫、藥、養、健、游、護」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提出「培養十萬養老服務護理人才、吸引百萬老人來咸養老、培育千億產值產業」目標,選擇以護理為核心的養老產業為發展的切入點和着力點,同步加大護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快推進以公立醫院為依託辦養老機構工作。

    以公立醫院為依託辦養老機構,其目的就是樹立行業標杆,示範帶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養老產業發展。截至目前,6縣(市、區)書記、縣長各領銜1個試點項目,全市有25家公立醫院興辦或合辦醫療養老機構,9家已投入運營。近日,記者對其中幾家進行了走訪。

    公立醫院開門辦養老

    劉松林婆婆今年83歲,咸安區大幕鄉桃花尖村人。她患有心腦血管、腎炎等慢性病,兩年前因中風、右下肢骨折等出現失語,癱瘓在床。6個子女早已成家立業,分散各地居住。因放心不下老母親,子女們湊錢請來保姆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但老人多種疾病纏身,時常要問醫用藥,僅有保姆的照顧讓人難以放心。在諮詢了幾家福利院後,去年底,孩子們將母親送到大幕鄉衛生院櫻花谷康養中心住下來,每個月住養費用3400元。

    櫻花谷康養中心是由咸安區大幕鄉衛生院創辦的現代化康養機構,融醫療和養老於一體,主要面向社會收住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康養中心共6層樓,最多可設置200張床位,目前開放醫養床位60張,已入住15人,配備全科醫生、專業護士和養老護理員12人。該中心公示的收費標準顯示,生活能基本自理的老人,每月住養費2000元;頭腦清醒,日常生活能半自理的介助級老人,每月住養費2600元;介護1至3級,自理困難,需要他人護理的老人,每月住養費3000至4000元不等。劉松林就屬於這一級。

    劉松林入住後,康養中心先為老人制定了一套診療方案:糾正臥床體位,保證2個小時翻身一次,褥瘡上藥;改善下肢水腫,利尿治療;加強中醫理療、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調整飲食,增強營養。

    經過醫生的專業治療和護士護工們的精心照料,如今劉松林的褥瘡已完全癒合,病情日漸穩定,情緒也好轉起來。

    「這種醫養結合的模式真的讓人放心。原來以為媽媽熬不過春天,沒想到現在狀態這麼好。」7月18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劉松林的大兒子王亞平算了一筆賬:3400元住養費由兄弟姐妹6人分攤;4月初因病情需要,住院10天總費用3300元,報銷後自付720元,這筆錢由他出,「我是老大,又上過大學,應該兜這個底。」

    大幕鄉是咸安區較偏遠的鄉鎮,戶籍人口約4萬人,65歲以上老人4200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98人。作為兜底性質的養老機構,鄉福利院已和鄉衛生院建立起綠色醫療通道,需要住院的老人可隨時實現「住養切換」。同時,鄉衛生院與各村衛生室也已實現醫療資源與信息共享,條件合適有意願的老人可隨時入住康養中心。

    作為崇陽縣唯一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崇陽縣人民醫院在推進醫養康養項目上有着清晰的規劃。該醫院將新竣工的住院大樓更名為康養樓,於今年2月掛牌運營醫養結合服務,共設置床位53張,已入住12位老人;二期建設醫養中心,徵地35畝;三期建設康養中心,徵地300畝,引進第三方資源,建設園林式智能醫養機構,計劃設置住養床位1000張。

    聯手民營機構辦養老

    18日下午,在通山縣醫養中心寬敞溫馨的放映室裏,十幾位老人正在安靜地看電視。接受採訪時,98歲的吳高仁爹爹精神矍鑠,有問必答,93歲的辛毅婆婆樂觀幽默,笑聲爽朗。該中心目前入住183位老人,其中90歲以上的有十幾位。

    通山縣醫養中心創辦於2016年,是首批國家級「公建民營、醫養結合」試點單位,2018年被省民政廳授予「四星」養老機構。今年初,為進一步適應新時代醫養結合事業發展的需要,實現優勢互補,該中心依託公立醫院通山縣中醫醫院,簽約成立通山縣中醫醫院協作醫院。根據協議,縣中醫醫院利用學科優勢,幫助醫養中心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和醫療技術水平,定期選派專家開展義診、坐診和會診,並為住養病人開通綠色轉診通道等。

    83歲的葉建蘭身體康健,她住一個單間約20平米,有獨立衛生間,屋內窗明几淨,每月住養費約3000元。看到記者來訪,她笑着說:「還可以吧。」

    葉建蘭是武漢人,在通山工作,退休金約5000元。她有四個子女,分住通山、武漢、廣東、江蘇等地,但她更滿意現在的生活,「孩子們各有各的工作和生活,我住在這裏更自在些。這裏有合口味的營養餐,有可聊天的老夥伴,還有各種娛樂活動,生病了,醫生和護士就在身邊,多好啊。人老了,就應該享受生活,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對於那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們,在通山縣醫養中心當了6年養老護理員的侯艷艷有深切的體會。

    「老小老小,都說照顧老人要靠哄,我認為這是不夠的。」侯艷艷是省人大代表,今年剛剛被民政部授予「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個人」稱號。她認為,只有把老人當親人,才能真正獲得老人和家屬的信任。而依託公立醫院創辦的養老機構,則更能贏得社會的信任。(記者 吳超群 通訊員 曾振求 盧志廣)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