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中华大地

萬畝圩堤換新顏 河湖安瀾人宜居

2024-05-30
来源:香港商報網

    站在沙湖山加高加固的萬畝圩堤上,一眼望去,風和景明,波光粼粼,四野開闊,遠眺稻田青翠蔥蘢、生機勃勃,最吸引人的,是那成群的候鳥在此嬉戲起舞,繪就出一幅動人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生態圖景……

图一.jpg

    2020年以來,廬山市沙湖山管理處響應江西省委、省政府所提出的「鄱湖安瀾、百姓安居」思想號召,精心謀劃迅速行動,開展沙湖山圩堤加固工程以及沙湖山圩「雙安」工程,將沙湖山長12.08公裏的大堤加高加固,再將居住在這座單退圩堤內的群眾搬離泄洪區搬進安心房。

    緣起:老舊圩堤急需「改頭換面」

    回想起以前的沙湖山圩堤,廬山市河湖水庫管護中心主任占匡廬皺著眉毛直搖頭,「這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原來,沙湖山圩堤始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土圩泥濘臟亂,雜草叢生,坑窪不平。最令他擔心的是,經過湖水的常年浸泡、沖刷,圩堤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塌坡、坍岸現象,堤基滲漏、泡泉等隱患及險情嚴重,堤身單薄,穿堤建築物老化損壞嚴重,圩堤的安全性令他憂慮。

    更令他心焦的是,圩內居民的房屋建於1998年,如今大部分已破損老舊,還有不少危房。每到汛期,看著泡在水裏的「搖搖欲墜」的房子,占匡廬的心也揪了起來。更別說深受其苦的村民,在「三年一小汛、五年一大汛」的環境下,村民們背負巨大壓力,不僅家中一樓不敢存放任何貴重物品,還不敢大力投入生產建設,本該是一萬多畝土質較好的高產田,卻因汛期的原因常年歉收,生產生活得不到保證,年輕人只好背井離鄉外出務工。

    好在這樣的情況自2019年徹底結束。近年來,沙湖山管理處響應江西省委、省政府所提出的「鄱湖安瀾、百姓安居」思想號召,精心謀劃迅速行動,將沙湖山長12.08公裏的大堤加高加固,再將居住在圩內的群眾搬離泄洪區,搬進安心房。

    修築成的大堤用混凝土澆築,關鍵部位鋼筋加築,擬定有六個管理方案,基本不會有潰堤的隱患。經過道路硬化、綠化護坡、完善基礎設施,實現防汛抗洪、排澇灌溉、堤頂防汛交通、觀光旅遊「四重功能」大提升,由原來的單一防洪功能演化為集防洪保安、現代農業、生態景觀、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利用。「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讓人眼前一亮!」 占匡廬笑呵呵地說。

    清風漫卷,天藍雲白,鳧溪環繞,風吹稻浪,菱角飄香,候鳥振翅高飛,圩堤外的濕地保護區美不勝收。

图二。.jpg

    施工:晝夜奮戰 爭分奪秒

    占匡廬接手項目是在後期,主要負責質量監督,工期安排。2019年9月,廬山市啟動沙湖山圩堤加固工程,期間經歷鄱陽湖超歷史洪水與新冠疫情,兩度施工困難。

    最令他印象最深是2020年7月11日,當時正值鄱陽湖洪水泛濫,多日持續超高水位,工程還未全部完工,有些地段依舊薄弱,出現局部漫頂、泡泉、跌窩,防汛公路決口等險情。

    收到報告的第一反應,占匡廬想到的是圩堤內的萬畝稻田馬上就要收割了,老百姓都等著這一茬收成呢。況且,圩堤內還有大量群眾在此生產生活,情況十分緊急!冒著瓢潑大雨,項目組全體人員全部上堤,搶抓工期,六人一小組,每人打著手電筒下工地監督指導。當時,項目組發動所有人,以及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村組選派的一百多名代表,在有限的時間裏加固圩堤的薄弱環節。回到值班室時已淩晨五點,眾人疲憊不堪,但沒有地方睡覺,於是大家把兩張椅子拼在一起「搭建」成一張床,發現椅子數量不夠,部分工作人員便橫七豎八地往地上躺,「真的太累了!」

图三.jpg

    緊接著疫情爆發,工期更緊張了,只能搶抓時間、爭分奪秒,每日計劃,每周調度,最終主體工程在2021年5月如期完工,次年6月竣工驗收。

    驗收完成後,占匡廬終於不用再時時刻刻想著核驗檢查了,但他還是如往常一樣來到堤上,像附近居民一樣漫步遊玩。夜幕降臨,圩堤路燈整整齊齊一排亮起,如同長龍般璀璨絢麗,他心裏覺得暖洋洋地很有成就感。

    安置:搬進幸福好生活

    「雙安」工程實施過程最大的困難是房屋征遷工作,沙湖山自20世紀60年代圍墾設立墾殖場以來,許多群眾都是從挑大堤開始生活到現在,對沙湖山的感情深厚,部分不願意搬遷。

    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幹部挺身而出,帶頭簽訂征收協議,呼籲大家搬離低窪地區,還帶著鄉裏年輕的幹部一起上陣,將心比心解讀政策,用「真心」換來「真情」,幫老百姓解開心結,消除顧慮。

    據沙湖山管理處的吳子豪介紹,征收工作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老百姓的征收後的經濟問題。對此,管理處的幹部提供 「保姆級服務」,反復上戶作思想工作,在工作時,從評估測量到結算補償,從頭到尾清楚明白,把選擇權交給百姓。

    「我們一直都是為老百姓考慮的,保證群眾實實在在得到好處」。吳子豪介紹道,廬山取消地域差價,讓沙湖山的房子與廬山市內的房子等價,讓利於民六千萬元以上,贏得群眾交口稱贊。同時全體幹部職工帶著感情上門、帶著親情解答,實行一戶一策,為群眾提出最佳的補償方案;進村入戶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未來賬和發展賬,讓想搬離的群眾沒有後顧之憂,讓心有疑慮的鄉親豁然開朗……

    安置小區內,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寬敞明亮的房子裏,家家戶戶忙裝修,花園、健身器械等基礎設施也十分完善,沙湖山圩內的群眾「土屋換新房」,住進這樣的小區,居民李淑萍高興極了:「政府真是為我們做了件大好事!住在這裏多舒服啊」。(記者 彭倩玉)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