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高永文:直面困難 長期抗疫

高永文:直面困難 長期抗疫

責任編輯:社團部 2020-10-08 19:37:43 來源:

  前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是香港有民調紀錄以來民望最高的官員。這次曠日持久的新冠肺炎疫情,行醫經驗豐富的他「披甲」上前線,在全民檢測期間擔任採樣員。高永文日前接受記者訪問,其平易近人、有話直說的性格表露無遺。他直言,新冠肺炎的抗爭是持久戰,面對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政府要化被動為主動,直面困難,在防疫抗疫方面有所作為。

高永文提醒市民做好準備,響應政府的流感疫苗接種計劃。

 不斷調整應對策略

 高永文一直未間斷與傳染病打交道。2003年SARS肆虐香港期間,高永文臨危受命,署任醫管局行政總裁,到後來擔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他在應對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埃博拉病毒等方面,一刻都沒停過。面對這次新冠疫情,他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相比起內地的嚴格管控,許多國家直到現在,依然對新冠肺炎採取『流感化』處理。但事實證明,新冠肺炎比SARS傳播率更高更強,而且病毒不斷變種,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他指政府要化被動為主動,在口罩供應、核酸檢測等方面拋棄固有觀念,不斷調整應對策略。

 醫學專業出身的高永文從政多年,看待傳染病也有了新的角度:「公共衛生界談到傳染病,主要看的是傳播率和致病率(死亡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雖然比SARS低,但傳播率和死亡率比季節性流感要高,一些地區甚至高達6%至7%。一些地區和國家的領導、政界和醫學界人士重經濟輕人命,對自身醫療體系太過自信。」高永文對比美國、香港和內地的醫療:「我們在評價一個地方的醫療水平時,還要重點看醫療體系。比如,美國的醫療水平雖然很高,但醫療體系並不完善,在面對傳染病時應變能力差,無法在短時間內擴大措施。香港雖然在醫療水平和技術上無法與美國比擬,但醫療體系、特別是公共醫療體系結構完善、人員專業。如果政府在疫情早期更快、更有力地調動公共資源,加強干預,不會讓疫情拖至這麼久。」

 繼SARS之後,香港各界在面對傳染病時有了十足的經驗。香港醫管局常年為醫護人員準備3個月的醫用口罩和面具庫存,以防萬一,未雨綢繆為香港初期抗疫爭取了時間。「如果以動態、變化的思維來看,香港面對反覆的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並沒有發揮該有的實力,政府、醫院和市民都存在其他想法,無法直面問題,才讓疫情反反覆覆。」

 全民抗疫需全民齊心

 高永文對之看得透徹:「疫情政治化讓政府、醫院和市民均無法理性看待傳染病,做事束手束腳。」從政府方面而言,高永文舉了核酸檢測的例子,這個問題從兩地核酸檢測的價格上即可窺見。內地目前的核酸檢測價格穩定在200元左右,而香港早期私家醫院提供核酸檢測的價格卻高達1000元,預約火熱時甚至炒到2000元左右。「香港政府不想過多干涉私立和民營的服務,緊缺的口罩及核酸檢測價格隨市場『水漲船高』。但資本主義制度和自由市場並不代表香港政府沒有能力影響價格,特別是涉及公共衛生的事情,要有應變和調整的勇氣。」高永文建議政府津貼每個人800元左右去做私家檢測。

聶德權(中)參加全民檢測時,高永文(左)作為採樣員披甲上陣。

    以專業著稱的香港醫療和溫和自覺的香港市民,在疫情中的表現也「不專業」。去年的社會事件就像放大鏡一樣暴露出香港的社會問題,今年的新冠疫情猶如情緒化的延續。「醫管局員工陣線」今年2月初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發動罷工,如今內地國慶大假人聲鼎沸,香港疫情依然反反覆覆,與醫護沒有一視同仁不無關係。「從醫是一個崇高的事業,好好治療和保護病人是醫生的天職,作為一個醫護人員,底線就是不能犧牲病人利益。」

    高永文說:「整體的香港市民在面對傳染病時已經學會了這樣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整體的公共衛生觀念相對較高,政府也沒有停止過在媒體上宣傳公共衛生的重要性。」他提到全日禁堂食時,香港市民遭受的苦,整體的市民是很聽話很乖的。「只是小部分香港人,利用政治組織借題操作政治理想。他們視法治為無物,私了、罷工,操縱他人情緒獲取個人利益。」高永文對這樣的現象十分痛心,希望更多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作為一個醫生,高永文更願意用事實說話。高永文在為香港第三波疫情有效遏止而高興的同時,不忘提醒市民做好準備,響應政府的流感疫苗接種計劃,警惕秋冬第四波疫情捲土重來。 高永文解釋道:「每年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以降低季節性流感的嚴重程度;如果感染季節性流感,其症狀與新冠肺炎的相似性會讓防控變的更加困難;另外,季節性流感會讓病人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新冠的風險。」 (香港商報記者 呂明霞)

 

責任編輯:社團部 高永文:直面困難 長期抗疫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