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間有股氣,名為浩然之氣。此氣,大氣磅礴,充塞宇宙之間,非忠義不能滋生,非正直不能養護。浩然之氣,既是天地養育萬物之靈氣、生氣,也是人間崇尚正義,胸懷仁義,踐行忠義的志氣、節氣、血氣、骨氣。
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曾寫下雄文《正氣歌》,詩雲:「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浩然之氣,至大至尊,至剛至強。忠義之人憑此氣,可以氣沖霄漢,氣壯山河,培養頂天立地之人格;凡夫俗子憑此氣,可以砥礪情操,潔身自好,為人處世無愧良知、道德底線。
遍布全球各地的關帝廟,往往懸有匾額上題「浩然正氣」四個大字,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浩然之氣內涵的理解、推崇和傾心膜拜,也體現了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將關公的忠義精神視為浩然正氣的象徵。
關公是中華兒女世代敬仰的大英雄,其忠義精神歷來為中華民族所仰望、所傳頌。
關公的忠義,既包含對漢室的忠義,對劉備的忠義,更包含解民危難,保國安民,對人民的忠義。關公心存漢室、志興漢室,輔助先主劉備,矢志不渝。曹操對關公高官厚祿,百般厚待,關公都不為所動,當得知劉備下落後,毅然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追隨劉備而去。
關公「橫刀拜書去曹公」,「千古凜凜國士風」。連整盤計劃落空的曹操都不得不稱讚說:「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當效之。」號召屬下將士都要以關公的忠義精神為楷模。
能夠使敵人肯定,更加彰顯了關公的耿耿精忠,光明磊落,浩然正氣,必然也會為全社會成員和歷史所肯定。
元代文人同恕在《關侯廟記》中稱關公「操百誘而不動,事備千險而不移。」學者胡琦在《漢壽亭侯論辯》中稱讚關公:「寧辭千金之賞,而不肯做背劉之事。」關公的忠義,堅定不移,傲然屹立,忠貫日月,氣沖斗牛,千百年來被人們傳為佳話,奉為英雄榜樣。
人有忠義之情懷,方有忠義之精神;人有忠義之精神,方有忠義之人格;人有忠義之人格,方有忠義之人生;人有忠義之人生,方能不朽於天地,萬古流芳於人間。
關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風範,為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注入了忠貞不二、義薄雲天、護國佑民、維護正義的人格化內涵。
關公以其知行合一、正氣正義,忠義無雙的高尚人格,為後人樹立起了合乎傳統優秀美德、彰顯人間浩然正氣的道德標尺。
在悠久而綿長的關帝崇拜歷史進程中,關公以「忠義精神」為思想感召、以「浩然正氣」為砥礪手段,以「道德踐行」為普世方式,以自身光芒萬丈的人格魅力,勸導民眾止惡揚善,自覺遵行道義,匡扶正義,培育正氣,涵養道德,做一個頂天立地,俯仰無愧天地的中華好兒女。
孫中山先生曾有題聯雲:「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關公的忠義精神,即是天地之正氣。關公絕倫逸群、忠義無雙的人格操守,即是歷代以來人們極力推崇、讚譽的聖賢、完人典範。
湖南湘潭關聖殿楹聯雲:「天地一完人,文武才情忠義膽;古今幾夫子,英雄面目聖賢心」。
關公的忠義精神,為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綿延昌盛,挺起了民族脊樑;關公的忠義精神,為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崇德尚義,豎起了道德標杆。
基於推崇關帝精神而自然形成的關帝信仰,是中華民族歷經一千八百多年的風雨滄桑,逐步發展演變成熟的中華文明禮俗,是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
關公忠義精神,扶起了天地正氣,讓全天下尊崇、敬拜關公的中華兒女,都能從內心中勃勃生出壯心不已、鬥志昂然的浩然正氣。正是這股浩然之氣,支撐著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千年興盛不衰。(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