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無限機遇。「十四五」開局之年,香港未來藍圖已清晰可見。
「十四五」規劃綱要給香港帶來八個方面的發展機遇,其中既包括四個「傳統中心」的提升與建設,也包括四個「新興中心」的發展。正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介紹,從金融到創新科技,從航運、貿易到專業服務,從知識產權到文化交流,「十四五」規劃為香港未來擘畫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面對巨大的歷史機遇,香港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已經形成共識,積極對接「十四五」規劃,推動「東方之珠」再次閃耀光芒。
「十四五」規劃體現中央對香港堅定支持
自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設立港澳專章以來,中央在謀劃和推進國家整體發展時都充分發揮香港的作用。香港特區政府官員以及工商界人士都指出,「十四五」規劃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深遠。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明,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林鄭月娥表示,這些多元綜合的定位意味着香港可繼續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重要作用,既以自身的優勢為香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可以貢獻國家和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需要。
回歸以來的事實說明,國家支持始終是助力香港經濟復蘇的最重要動力。香港工商界人士指出,香港的競爭優勢離不開國家的發展和支持。國家越支持香港,香港的競爭優勢便越大,越能夠保持我們的國際地位。
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盧文端認為,「十四五」規劃為香港帶來源源活水,有利創造經濟新增長點,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是香港早日走出疫境、復蘇經濟的重要出路。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相信,這些支持可讓香港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和發揮潛能,實現多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首次將香港的文化地位寫入國家規劃,這是對近代以來香港中外文化薈萃之地特質的認同,並希望香港發揮更大作用。」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榮譽會長譚錦球說,香港要發揮兩大功能來支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一是國家文化窗口及交易中心,二是文化探索前沿。
特區政府多措並舉主動迎接新發展機遇
為把握「十四五」規劃給香港帶來的發展機遇,特區政府多措並舉,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並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最佳切入點,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經濟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在積極參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的建設方面,特區政府全力發展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聯繫全球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此外,香港將與深圳市攜手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揮港深兩地互補優勢,助力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特區政府及相關金融監管機構與內地保持緊密聯繫,在個人、企業、金融和專業服務以及金融基建等不同層面促進生產要素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流動。其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正與內地相關監管部門積極推進「跨境理財通」的準備工作,以加快落實。特區政府繼續與中央有關部委按步推動各項互聯互通計劃的擴容方案,以及優化計劃的安排,爭取在今年內開通「債券通」南向交易。
在提升國際貿易中心地位、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方面,特區政府加強向大灣區內地城市及海外市場推廣香港的競爭優勢,同時支持港商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切入點,拓展內銷市場。特區政府已經向香港貿易發展局提供額外撥款,開展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出「GoGBA」(灣區經貿通)一站式數碼平台,以及在深圳設立「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
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表示,特區政府會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方向,繼續加深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在金融、經貿、創新科技、航空等不同領域的合作,充分發揮互補的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並使香港進一步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功能,吸引更多國際企業通過香港擴展業務到其他大灣區內地城市。
社會各界期盼香港譜寫新宏偉篇章
「十四五」規劃綱要在香港社會引起前所未有的關注,香港的發展必須融入國家大局已成社會共識。團結香港基金8月初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大部分市民都意識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認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可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
團結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何杏研表示,產業單一化是香港一直以來的問題,由於香港本地行業缺乏多樣性,導致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出路和就業選擇有限。調查中超過半數市民認同香港協同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會促進香港經濟更多元化,讓香港有更多不同的工種。
對此,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表示:「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從『十四五』規劃中理解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進而順勢為香港經濟創造新優勢。」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說,香港須牢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以「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的新角色新定位,全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扶持香港的創新產業融入國家創新發展體系,協助香港工商、貿易、金融及專業服務界參與國家的雙向開放。
「關鍵是必須提升大眾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培養香港市民的全局視野和國家觀念。大家珍惜機遇、把握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香港的未來必然會更加輝煌!」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對香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