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4日下午舉辦圓桌會議,商討香港如何把握「十四五」規劃機遇。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會務顧問兼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副主席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等人出席。多位講者包括全國人大代表、學者等不同界別人士都認同,香港應積極到大灣區發展,並與內地建立跨境市場,制度上亦要做到互相包容,達致優勢互補。
李慧琼指出,香港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早前中央宣講團到本港介紹「十四五」規劃,加深社會認識國家規劃同香港的關係,因此民建聯已向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提交意見書,包括在大灣區建立跨境快速支付系統,讓香港居民可以透過網上銀行,進行跨境實時免費轉帳匯款;建議香港聯同珠海,共同發展為國際機場城市等,希望促進香港融入內地發展。她亦希望與內地盡快通關,讓香港更能融入國家發展。
紡織業冀促進完整產業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陳亨利表示,特區政府要改變過去的不干預態度,希望當局日後能牽頭,積極促進本港優勢產業到大灣區發展,主動參與、對接國家政策。他說,本港紡織製衣業現時有134間上市公司,過去政府欠缺統一政策促成完整產業鏈,令香港業界商品化成果有限,因此建議特區政府為行業訂立5至10年目標,促成各地分工,由香港負責融資、基礎研究及國際銷售;深圳則負責商品化,並由東莞負責生產,促進產業鏈形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李應生表示,非常認同要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保護發展中華老字號,認為這對中醫藥乃至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很重要。
建立跨境市場優勢互補
香港專業進修學院校董會主席劉佩瓊表示,特區政府應加強與內地溝通,因為彼此是互補合作的夥伴關係,雙方應互相開放,建立跨境市場;在法律規章制度上,雙方亦應做好平台建設,在不同產業創建合作典型。她說,香港和內地各省市應撇除本位主義,加強互相開放,優勢互補。她認同香港應制訂對接「十四五」規劃的發展藍圖,並制訂可量化、可達到、有時限的指標,而且應大膽引進行業的龍頭企業來推動產業發展。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表示,香港亦應有自己的五年規劃,對接國家的「十四五」規劃,而各司局也應制訂各自的五年規劃,並設立具體指標。同時,亦應吸引更多「一帶一路」的人才來香港。
中銀香港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認為,香港應擔任六大新角色,包括國際科創中心、內需促進者、開放加速器、綠色發展標桿、區域核心引擎、國際文教平台。他認為香港日後要向創新經濟轉型,和深圳一同共建「港深全球都會」。(記者 林駿強)
民建聯舉行圓桌會議,討論「十四五」規劃機遇。記者崔俊良攝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記者崔俊良攝
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左)。記者崔俊良攝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亨利(右)。記者崔俊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