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解決房屋問題應有緊迫感

【商報時評】解決房屋問題應有緊迫感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1-09-27 00:35:25 來源:香港商報

 能提供1000多公頃土地的中部水域人工島項目已經展開勘測研究。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表示,首批居民有望在2034年入伙,冀未來10年建31.6萬個公屋單位。眾所周知,土地房屋供應短缺,成為長期困擾、制約香港的老大難問題,必須補上短板,加快尋找解決的方法。中央已多次表明了對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關切,特區政府須展現堅定意志和擔當,以新思維加速土地開發,更高效有力增加房屋供應。社會各界亦要形成共識,群策群力,共同為解決深層次矛盾闖出新路。

 住屋難、住屋貴、住屋細的問題深深影響了社會的發展與穩定,香港的住房問題確實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明確表示,香港住房問題有其歷史和發展過程,解決這個問題難度是很大,但是總要有解決開始的時候。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亦提出了2049年告別劏房籠屋的遠景期盼。這既是市民的強烈訴求,也是中央對特區政府提出的要求,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和急迫性。

 好的變化是,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保障社會安寧,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反中亂港者紛紛出局,政府可以更好集中精力,謀劃解決土地房屋的難題,社會各界也紛紛建言獻策,共同努力破解供應困局。例如民建聯昨提出多項房策建議,包括修改長遠房屋策略,加入公屋「三年上樓」政策目標;試行「新居者有其屋計劃」,通過提早預售新界北等較遠期計劃的「居屋」單位,讓更多家庭提早鎖定置業機會,以及將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升格為由特首直接領導。經民聯早前亦建議大幅開發新界土地,開發郊野公園邊陲,調高地積比和樓宇高度限制等。政府應廣納意見,切實跟進,認真研究可行性,加快覓地建屋的步伐。

 基於覓地建屋需時,政府通過增加過渡性房屋單位供應、為輪候公屋逾3年家庭發放現金津貼,以及管制劏房租金等方式,以紓緩改善基層家庭當下的居住壓力。雖是短暫「止痛」之計,卻可解燃眉之急,對此市民樂見其成,惟愈加說明覓地建屋拖不得、等不得、慢不得。政府需要多管齊下,短中期內,無論是公私營合作,檢視所有閒置土地並全盤規劃,提升地積比重建市區,還是開發棕地、農地、郊野公園邊陲等,應突破過往束縛發展的觀念,大膽進取,簡化程序,可以上馬的項目都立即上馬,想盡一切可行辦法增加供應。長期則要確立穩定持續的土地供應,以及適當的土地儲備,如適當規模填海、新界發展等。加快釋放土地和前瞻性規劃,兩者並行不悖。

 解決迫在眉睫的居住問題,更重要的是雷厲風行,提高效率。團結香港基金研究顯示,香港公屋建造工程的延誤情況十分嚴重,2015/16至2019/20的五年,高達75%的單位有延誤,最嚴重一年更有92%單位都延誤。說明土地房屋供應的「目標」和「遠景」,要真正實現,仍有諸多變數。政府應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強化責任落實機制,訂定「時間表」及「路線圖」,細化分解任務,協同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土地開發和房屋建設按照計劃進度向前推進。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責任編輯:朱劍明 【商報時評】解決房屋問題應有緊迫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