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8至9月隨機抽樣全港各區單位,透過網上租房平台、區內地產中介及電話訪問形式收集數據、了解經營劏房業主或中介分間單位出租後利潤,並比對相近類型單位整間出租與分間出租的收入差距。
據了解調查牽涉45間分間單位與25間獨立單位,當中逾9成獨立單位是分間單位同一樓宇不同樓層的出租物業;至於差餉物業估價署租值上只有4間維持不變,其餘單位租值下跌中位數為3%、而全部單位在過去1年租金收入均高於署方租值。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表示分間單位實際租金多於差餉物業估價署租值百分比中位數的107%,更是3倍獨立單位之租金;至於分間單位實際租金較署方租值高出2.08倍。
協會指劏房租戶的租金負擔能力已達臨界點,因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委託研究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劏房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萬元,當中更有11.1%住戶月入6000元以下;會方上月發布的《不適切居所住屋質素研究》中發現受訪者於過去兩個月租金佔收入比率中位數升至近40%,如果再加上水電等住屋相關開支,基層租戶可用於日常必需品開支金額將非常有限,生活捉襟見捋肘。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認為政府在劏房租務管制法案中不規管起始租金做法在紓緩基層租戶經濟壓力上成效不彰,同時亦製造漏洞讓個別無良業主在與新租客簽訂合約時刻意抬高租金水平;惟政府在審議法案過程中仍以平衡業主與租客利益為由不訂立起始租金,令房屋繼續成為難以負擔「奢侈品」。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提出6項政策建議,包括政府草擬的租管條例應涵蓋管制起始租金,短期可參照差餉物業估價署對個別單位估值租金水平,規定業主分間單位出租後年租金收入不能高於署方租值120%;每兩年檢討租務管制法例;現金津貼應惠及單身、政府應推行「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性生活津貼恆常化,協助未獲租津低收入基層市民解決燃眉之急;差餉物業估價署定時向公眾發布測定分間單位市值租金,令租戶租住劏房時更掌握市場實況;配合安置政策去制定取締籠屋與規管劏房時間表以及加強增建公屋與過渡性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