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受疫情影響跨境人流限制 三大外資保險公司有幾傷?

受疫情影響跨境人流限制 三大外資保險公司有幾傷?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1-10-04 22:46:29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金融業發達,競爭也相當激烈。保誠(2378)在8月傳因生意下滑裁員200人,無獨有偶,競爭對手友邦(1299)隨後高調宣布,年底前在港增聘250名員工。同一行業,一邊炒人,另一邊請人,耐人尋味。事實上,友邦、保誠、宏利(945)三大外資保險公司在香港保險市場佔領先地位,但近年生意同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到底香港市場對它們有多重要?

 近年內地訪客成為香港保險業的重要「米飯班主」之一,據保險業監管局數據,2016年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達727億元,貢獻香港保險業個人業務約40%,達到高峰。2017至2018年,該比例維持在約30%。2019年因黑暴的傷害,佔比下跌至25%。2020年疫情來襲,限制跨境人流措施持續,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按年大跌84.3%至68億元,佔個人業務總額僅5.1%。

 5年時間,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由超過700億元收縮至68億元,貢獻香港保險業個人業務的佔比,由40%銳減至5.1%,保險公司的生意自然大受影響。

1633358763180748.jpg

 疫情拖累香港業務

 香港保險公司缺失了舉足輕重的內地客源,對生意有多大影響呢?據友邦2020年財報顯示,集團業務集中在亞洲市場,主要包括香港、內地、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2020年香港的新業務價值跌幅在所有市場中最顯著,按固定匯率計,新業務價值按年下跌66%至5.5億美元(約42.85億港元),貢獻整體新業務價值不足兩成,佔比較往年下跌。

 至於英國保誠,據2020年財報顯示,香港新業務利潤按年大減61.5%至約7.87億美元(約61.31億港元),佔亞洲市場新業務利潤約36%,較2019年的佔比約58%勁減22個百分點。

 宏利方面,2020年集團在亞洲的新業務價值為18億美元(約140.22億港元),當中香港的新造業務價值為36億元,按年下降14%。

 以上三大外資保險公司的香港業務,在疫情影響之下,都有不同程度的跌幅。事實上,今年以來它們的股價下跌,正反映此因素。如果了解它們的業務版圖,那麼大概能掌握它們的生意受封關影響的程度,對其投資價值也有參考作用。

 香港市場舉足輕重

 宏利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公司主要在加拿大、亞洲及美國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人壽保險、醫療保險、團體退休金計劃、再保險服務及投資管理服務。

 撇開疫情等因素,參考2018年財報,亞洲是宏利的最大市場,貢獻集團整體新業務價值約82%,加拿大、美國則分別貢獻12%及不足6%。宏利在亞洲涉足11個市場,包括香港、澳門、內地、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等。2018年,香港市場貢獻亞洲新業務價值約四分之一。

 在亞洲成立的友邦,業務上專注發展亞太區,總部設在香港,業務覆蓋亞太區內18個市場,包括內地、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同樣剔除疫情因素,追溯友邦2018年財報,香港是最大市場,貢獻新業務價值41%,其次內地貢獻23%,換言之中國市場佔友邦業務逾六成江山。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合共貢獻30%。

 保誠主要於亞洲、非洲及美國提供金融服務,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在亞洲的業務版圖遍及香港、內地、新加坡、印尼及馬來西亞等。2018年美國經營溢利佔比33%;亞洲的經營溢利佔整體38%,在各市場中佔比最高;香港在亞洲市場中最賺錢,貢獻亞洲經營溢利20%。

 由此可見,對友邦、宏利、保誠而言,香港市場對於亞洲業務舉足輕重,香港業務的起伏對公司盈利存在較大潛在影響。香港是外資保險公司在亞洲的重要市場之一,恢復通關似乎是刺激香港業務復蘇的關鍵因素,畢竟內地訪客是行業的重要客源。但短期而言,香港業務的增長只能全靠本地客戶。

 保誠變陣專注亞洲

 值得一提的是,保誠近年正調整業務版圖。集團早前完成分拆美國業務Jackson於美國上市,管理層表示,Jackson分拆完成後,英國保誠的業務將專注於亞洲及非洲市場,提供人壽及健康保險及資產管理產品。此舉意味保誠成為另一間主打亞洲壽險的保險公司,直接與友邦對壘,也意味保誠的股價日後將對亞洲市場更敏感。

 事實上,保誠早於2010年在香港以介紹形式上市,但集團在香港上市前,已先後於倫敦及紐約交易所上市,香港是集團第三個上市地。但由於集團當年以介紹形式上市,並無在公開市場發行新股,令多年來股份市場流通量偏低。保誠早前在香港交易所配股逾1.3億股、集資最多225億元。集團解釋,發新股目的之一,是希望擴大投資者基礎、增加股份流通量,繼而成為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並被納入「港股通」。

 提高股份流通量理論上有利股價,但基本因素更值得關注。低基數加上改變策略,友邦、宏利、保誠上半年業績均有反彈。按實質匯率計算,友邦上半年新業務價值按年增長29%至14.1億美元(約109.98億港元),其中香港的新業務價值為3.13億美元(約24.38億港元),按年上升2%。

 另外,宏利香港上半年新造業務價值錄得23億元,按年增長31%。保誠上半年新業務利潤增長25%至11.76億美元(約91.61億港元),但香港新業務利潤按年下跌13%至3.53億美元(約27.50億港元)。(記者 志成)

責任編輯:程向明 受疫情影響跨境人流限制 三大外資保險公司有幾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