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乃不治之症,患者除了與輪椅共度餘生,更會飽受如自主神經失調、骨質疏鬆、呼吸功能及性功能受影響等困擾。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早於2018年引入「復康機械腳」協助患者重新站立及步行,為推動社會關注脊髓損傷患者,學系將於10月16日舉行機械腳接力賽,屆時「包山王」黎志偉與3名傷健人士將參與賽事,籌得款項將用作支援脊髓損傷臨床服務及研究項目。
「包山王」黎志偉參賽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張文智教授表示,學系於2018年獲周大福慈善基金捐款購入第一組機械腳,推行先導計劃讓患者試用,成效顯著,廣受患者歡迎,團隊未來會積極研發及改良機械腳軟件及硬件,讓其可以更適合亞洲人身形及在香港環境使用。
據介紹,機械腳接力賽將分別於4個地點進行,每位傷健人士將穿戴機械腳步行約15分鐘,全程網上直播。接力賽第一站於港大百周年校園開始,象徵機械腳的出現是學術科研創新的成果;第二站則把旅程帶回到復康院,是病人受傷後接受長時間治療的地方;第三站是醫管局社區復康中心,既是病人出院後接受復康訓練的地方,亦是病人回家的橋樑;最後一站假香港大學何鴻燊體育中心,希望鼓勵病人可以回復有意義生活及進行康體活動。
4名傷健者參與機械腳接力賽,左二為「包山王」黎志偉。
有份參賽的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主席嚴楚碧指出,使用機械腳時讓她感受到真正的腳部運動,而非以往以只依靠上肢力量。「包山王」黎志偉表示,他很高興可以參與今次接力賽,指出穿戴機械步行需要付出很大的體力,但會繼續努力嘗試。他一直有留意外國的機械腳技術,並希望可以早日香港引入,讓自己有機會可以「企番起身」。作為香港首批使用機械腳的脊髓損傷患者之一,丁海祥見證機械腳不斷改良,十分感謝醫護人員在復康訓練所提供的一切協助。(記者萬家成)
頂圖:一名參賽者試用機械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