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國寶曾侯乙編鐘搬新家  與兵馬俑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國寶曾侯乙編鐘搬新家 與兵馬俑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責任編輯:楊眉 2021-10-15 14:56:34 來源:中新社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15日完成整體搬遷,遷移至該館三期擴建的新館展廳中,為遊客觀賞文物原貌帶來更好的觀感體驗。

 曾侯乙編鐘於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是至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雄偉、最龐大的樂器。曾侯乙編鐘以聲音和文字互相印證方式,保存了2400年前的音樂記憶,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全套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榫卯木結構鐘架上,上層為三組共19件鈕鐘、中下層五組共45件甬鐘,以及一件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鎛鐘所組成,鐘體及鐘架總重接近5噸。

 這套編鐘音樂性能出色,除鎛鐘之外的64件鐘均能達到「一鐘雙音」的演奏效果,整套編鐘的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其音列是通行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堪稱稀世之寶。多年來,編鐘演奏一直是省博最受遊客歡迎的互動活動。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有學者將曾侯乙編鐘與兵馬俑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此次搬遷,如何確保「國寶級」文物安全成為關注重點。湖北省博物館歷時一年準備,制定詳盡搬遷方案,根據編鐘特點採用拆卸再組裝的方式搬遷;在全國範圍內招標,選中專業的文物搬運公司承擔此次搬遷任務。館方還組織有編鐘拆卸、組裝經驗的員工,講解曾侯乙編鐘構造、鐘與鐘架如何銜接及注意事項,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整體搬遷工作於10月12日正式啟動。

 據了解,曾侯乙編鐘出土時的編鐘架為木製,歷經2400餘年已失去承重能力,此前的編鐘架複製件已使用14年。此次搬遷,館方重新複製了一套鐘架,表面採用傳統髹漆工藝,內部使用鋼樑,確保編鐘原件懸掛後萬無一失。

 近年來,曾侯乙編鐘複製件以展覽、展演和藝術交流等形式,頻頻出現在國際舞台。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在新展廳,曾侯乙編鐘將能更好地被保護和展示。展廳設計上為兩層貫通,溫度濕度均由電腦全程監控,適時調整。同時,採用低反射玻璃,提升遊客觀感體驗。

 隨着三期擴建工程完工,湖北省博物館總建築面積達到11萬平方米。除曾侯乙展外,曾世家、越王勾踐劍等展覽也將與公眾見面。同時,匯集該館數十年考古、科研成果全新推出的楚國八百年展也將展出,三期新館預計10月底面向公眾開放。

責任編輯:楊眉 國寶曾侯乙編鐘搬新家  與兵馬俑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