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21個城市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陸續發布!汕頭、佛山等12個城市GDP同比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經梳理發現,前三季度廣東各市經濟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 從飛行汽車、生物醫藥到集成電路,以中高端製造為基礎的創新產業正在珠三角勃然興起;
● 東莞全力衝刺萬億俱樂部,惠州等市工業逆勢而上,背後都是工業投資特別是高技術產業投資不斷加碼;
● 區域協調發展持續看到成效,沿海經濟带東西兩翼7市合計GDP同比增速10.6%,比全省平均增速超出0.9個百分點,北部生態發展區同比增速與全省平均持平。
廣深創新的新勢力來了
前三季度,廣州和深圳的同期GDP首次雙雙突破2萬億元。從全國看,和上海(30866億元)和北京(29753億元)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但加上佛山約8500億元,東莞接近7700億元,四座肩挨肩的超大、特大城市合計GDP達5.8萬億元,相當於北京上海兩市之和,這在全國也是獨一份。
廣東的經濟故事,遠不止這麼簡單。
採用創新設計的機臂、槳葉折疊及鎖止結構,飛行時同變形金剛變身一般,車門兩側會伸出折疊的螺旋槳……這並非賽博朋克電影中的場景,按小鵬的計劃,到了2024年,不到100萬元,消費者便可購買到這款飛行汽車。受限於管理制度、安全保障等條件,這一目標的實現仍存不確定性,但天空——這個地上、地下外的城市交通第三空間,正在打開。
依托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廣州正煥發新的科創活力——前三季度,廣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8.1%,兩年平均增長16.7%。先進製造業增加值更是佔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了58.8%。
10月22日晚10時,廣州中新知識塔提前40天完成大底板澆築工程,這個設計層高330米的建築物,將標出廣州科創的新高度。
僅僅5天后,《 <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實施方案》宣布,這裏將構建世界級知識密集型產業體系,在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鏈、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鏈、集成電路產業鏈布局方面皆有重大動作。
相比之下,前三季度,創新之城深圳,由於芯片供應鏈受影響等原因,經濟面臨較大壓力——GDP同比增長7.1%,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
深圳城市景觀。
但小南注意到,其創新產業的韌性超出預期。
日前,權威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了Q3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國內手機榜單的前三甲都花落廣東:vivo以23%的份額位列第一,OPPO以20%的份額位列第二,榮耀以15%的份額重返第三——這是深圳和東莞科創產業硬實力的市場寫照。
通訊設備與服務業務受阻,但華為在多個領域找到新的增長引擎。例如,新能源領域,2020年全球光伏逆變器接近四分之一出自華為,在中東沙特,日前其還與另一家國內企業成功簽約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
更多深圳本地培育的高技術企業也正加速崛起,前三季度TCL華星光電、鵬鼎控股等其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9.3%、46.2%,其中華星光電T7項目對深圳工業投資增長拉動作用顯著。
在新動能蓬勃興起的賽道上,廣州、深圳「雙核聯動」,創新無限。前三季度,小鵬新能源、樂金顯示、天瓏能源、榮耀終端等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過100%。
東莞、惠州完成漂亮「轉身」
GDP超萬億元,不僅說明一個城市經濟體量達到新的水平,也是其在全國、全球經濟地位提升的重要標誌。
2019年,佛山成為廣東第三座萬億城市;2020年,全國萬億城市俱樂部擴充到23位成員;2021年前三季度,東莞GDP接近7700億元,同比增長9.1%,距離成為廣東第4座、全國第24座萬億城市,只差臨門一腳。
提到東莞,人們會將它與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製造基地畫上等號。面對劇變的外部環境,東莞「轉身」,積極尋求多維度發展的出路。
今年,東莞推出以生物醫藥、智能製造、新材料、數字經濟、新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為核心的七大戰略性新興基地,以擺脫「一業獨大」,提升自身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半導體生產車間。黃政正 攝
依托製造規模優勢向中高端躍升,正在廣東蔚然成風。
前三季度,全省工業投資完成7309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5%,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6.1%。
以惠州為例,前三季度工業投資完成689.96億元,增長45.6%,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重點工業建設項目带動效應明顯,同期該市規上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增長23.7%,規上石化新能源材料產業產值增長35.5%。
東西兩翼增速超全國平均
前三季度,沿海經濟带東西兩翼GDP合計約11779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超過珠三角核心區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在全省經濟比重由上半年的13.2%提升到13.4%。
在汕頭,規劃面積約398平方公里的汕頭臨港大型工業園「來勢洶洶」。工業園將充分發揮臨海臨港優勢,以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新一代電子信息為主導,以智能產業為特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汕頭傳統的玩具、服裝等產業開展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形成3個產業集群標桿,創建省級數字創意產業園。
前三季度湛江地區生產總值為2510.31億元,同比增長10.5%,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9.7%),特別工業生產保持高位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3%,增速排名全省第4。
剛剛躋身「網紅城市百強」的湛江,也有一個繞不開的「網紅地段」,那便是東海島。俯瞰東海島,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三個總投資逾200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依次排開,以這些重點骨幹項目為龍頭,湛江在高端製造、環保節能、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補全產業鏈。
中科煉化建成投產。
北部生態發展區對全省經濟增速的作用也在提升,貢獻率由一季度的5.1%提高到三季度5.8%,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也呈上升趨勢。
毗鄰廣州的清遠,一方面將先進材料、裝備製造、輕工消費品三個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另一方面推動水泥、陶瓷、有色金屬等當地傳統優勢產業緊跟數字化變革。當地的冠星陶瓷投入1.7億元,中國建陶產業首個、全球第2個超高立體式智能化倉儲中心正在加緊建設。
「北部生態發展區應更加注重生產、生活和生態的協調統一,對產業項目不能被動承接而是要主動選擇。」華南师范大學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曹宗平表示,建議在全省層面對該區域在水源保護、森林低碳等方面的價值做出生態補償,推動當地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漸進轉變為經濟優勢。
要發揮比較優勢的,不只是北部生態發展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加要求精準選擇產業賽道,不斷尋求最適合自身特點和發展階段的經濟結構,同時互相連接、彼此賦能、攜手開放,讓城市和區域競爭超越簡單GDP增長的比拼,邁向讓生活更美好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