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專家呼籲盡快突破通關瓶頸

專家呼籲盡快突破通關瓶頸

責任編輯:蔣璐 2021-11-07 01:23:01原創 來源:香港商报

    自去年5月特區政府第一次提出「通關」,至今已過去一年半,「通關」迫在眉睫。近日政府接連收緊一系列防疫措施,積極向內地對接,但追蹤功能不完善成為「通關」瓶頸,仍須盡快突破,切勿讓市民為此「埋單」。曾經參加專家對接會議的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直言,香港防疫工作已改善不少,並已做到持續「清零」,相信有條件「通關」。

    「安心出行」擬示綠燈放行

    據許樹昌所知,日後「通關」時市民可用「安心出行」程式,亦需要提供接種紀錄、檢測結果以及是否去過高風險地方。如果有關資料沒有問題,系統就會轉成「綠燈」,市民前往內地後須使用內地的「健康碼」。

    不過,已有接近640萬人次下載的「安心出行」能否達到「通關」要求,作為「通關」工具,一直是核心問題。香江智匯會長周伯展醫生表示,目前香港「安心出行」的效果欠佳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因沒有實行實名制、個人資料不全等原因,造成追蹤力度不夠;其次,使用人數覆蓋面還不夠廣,他形容一個地區,如果不是全民使用,健康碼功能便好像廢了武功。上述兩個問題,亦可能導致病例或傳播鏈出現時,會找不到源頭,他相信內地也不會同意這種形式的「通關」。

    部分人缺少犧牲小我精神

    本月起,市民進入政府轄下大部分場所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掃描場所二維碼。為實施「通關碼」進一步鋪路。更有消息指,月底前所有食肆須掃「安心出行」。不過,部分市民仍以害怕「洩露隱私」為由,拒絕使用「安心出行」,「假安心碼」和額外購買二手手機安裝軟件等問題加劇。

    針對以上情況,周伯展坦言,由於香港一直被西方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那些怕洩露隱私而不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的人,缺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記者 戴合聲)

責任編輯:蔣璐 專家呼籲盡快突破通關瓶頸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