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財經觀察】新時代新氣象 再工業化打造 香港經濟新引擎

【財經觀察】新時代新氣象 再工業化打造 香港經濟新引擎

責任編輯:謝燁挺 2021-12-13 00:18:28 來源:香港商報

 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香港傳統工業正在默默起革命,在「後疫情」年代,「再工業化」能否應運而生,扭轉香港長期過度倚重金融和地產的格局?本報策劃「香港新工業」系列專題,專訪了多位業界權威及學界精英,他們均對香港「再工業化」寄予厚望,期盼能夠藉此貢獻國家,並為香港經濟注入全新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撰文指,製造業曾經在香港經濟崛起中發揮過重要作用,高峰時期工業佔香港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0%。但是,隨着香港製造業持續外遷,工業生產總值佔比越來越低,2019年香港製造業增加值只有293.6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到1.1%。

 李曉華在文章中表示,「再工業化」對於香港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製造業萎縮會使服務業特別是其中高附加值部分的發展失去服務物件和依託;另一方面製造業發展能夠讓香港的科技創新優勢,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創造更多的中高端就業崗位,帶動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如果香港「再工業化」,哪些產業最有潛力?本系列專題,先後探討了晶片、生物科技、紡織及智能電動車等四個產業。

 緊記錯失發展晶片產業的教訓

 首先,我們在晶片專題報道中提及,許多人都不知道,上世紀90年代,香港曾經有能力自主設計生產晶片,1995年更設計並生產名為「龍珠晶片」(Dragon Ball),作為當年先進的PDA品牌電子手帳Palm的重要零件,龍珠晶片正是由當年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商摩托羅拉(Motorola)旗下香港半導體公司「萬力半導體」研發,由港人團隊設計,並在香港生產。

 後來香港工業持續外遷,晶片行業也不例外,晶片產業離開的原因就是香港租金和人工成本高昂。晶門半導體行政總裁王華志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香港的晶片行業曾經位列「亞洲四小龍」(港台韓星)之首,「香港錯失了機會,導致人才紛紛離開,行業逐漸萎縮,沒有了平台,人才便會去其他地方尋找機會,以前的同事不少去了台灣、內地、新加坡發展……」。香港與晶片產業起飛擦身而過,這個教訓必須記住。

 專家們認為,其他國家均大量補貼,如果香港要重新發展晶片產業,應該做的就是積極出台支持政策,這樣才不至於輸在起跑線上。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葉中賢直言,政府政策很重要,全球晶片行業,無論是台灣、韓國或新加坡,政府對於產業的影響力尤其重要,港府實在不應該再奉行以前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他建議,政府可在本地設立小型晶片研發中心,透過與本地大學和企業合作,用於小批量生產科研或商業用晶片,藉此培育本地人才,帶動產業鏈發展。

 生物科技產業潛質高

 其次,在生物科技產業專題中我們明確提到,一個新產業的興起,離不開天時、地利與人和。當前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包括生物技術產業;而港府近年推出多項利好生物科技產業的政策已初見成效,提振本地生物科技生態圈慢慢成形,尤其近年科學園在協助及培育初創生科企業付出很大的努力,值得肯定。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融資一向是香港強項。自2018年起,港交所(388)進行了上市規則改革,修改《上市規則》並引入18A章,突破性允許未盈利生科企業在港上市。自上市新規實施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33家未有收入的生科企業,以18A章上市,共集資870億元。

 另一方面,香港要壯大生物科技生態圈必須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結合,優勢互助互補。在這方面,香港正全力發展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的其中一個優先發展領域,便是生物科技醫療科技。

 紡織及製衣業創新不斷

 其實,本港紡織及製衣業亦有復興潛質,曾經是香港輕工業重要支柱的紡織及製衣業,自70年代末已日漸式微。但隨着新科技發展,近年一些新晉科創企業紛紛加入這個傳統行業,同時注入新科技、新材料、新模式等革新元素,為重振香港紡織及製衣業帶來契機。

 理工大學鄭翼雄時裝教授兼AiDLab行政總裁黃偉強提到,運用數據及人工智能(AI)來提升效率和確保產品質素,提升產品準繩度和降低生產成本,藉此開發功能性服裝和可穿戴設備,例如AiDLab利用「4D人體掃描實驗室」收集動態數據,藉以推算體型和人體壓力分布,協助企業開發功能性服裝及可穿戴設備,發掘醫療領域的商機。

 許多企業也默默在發掘本港紡織及製衣業的潛力,南豐集團近年成立了南豐作坊,致力培育時裝科技公司、技術型創業家,並建立策略夥伴培育基地、創投基金、工作空間等。南豐作坊認為,紡織及製衣業的「再工業化」,必須以更宏觀角度去解決問題,同時要朝可持續的供應鏈及生產方式發展。

 政府應支援電動車產業

 最後,對於近年全球快速冒起的智能電動車產業,本港也有企業取得驕人成就。全球最大的壓鑄機公司就是港商力勁集團,力勁集團創辦人劉相尚便希望港府多多支持電動車產業。他說:「智能電動車產業方是新興產業,大部分廠家一開始都是虧損的,因而更需要政府帶頭支援,港府可以引導財團或風險基金參與,長線則親自下場投資本地新興企業。」

 劉相尚亦表示,要發展相關行業,除了需要提供足夠工業用地,更期望政府提供更優惠租金的工廈,租予剛起步的初創企業。

 再工業化衍生新職位

 概言之,對於香港的「再工業化」而言,土地成本高昂是一個避不開的大難題,解決土地成本問題,就要採用智能化生產,藉此減少使用空間及存貨。

 工業總會副主席莊子雄坦言,香港不能重回昔日工業「人多、地多」的生產模式,「再工業化」就是利用人工智能、5G甚至將來的6G,提升生產力,改變傳統製造業之餘,也為香港找到「新工業」,向智能生產方向邁進。

 莊子雄認為,香港要成功「再工業化」,港府要擺脫「大市場、小政府」的理念,要適當提供工業土地,及重組工業人才體系:「港府要在人力及稅務方面提供適當補貼,協助企業引進新技術;同時為先進製造業提供土地,並加強推廣活化工廈計劃,吸引工廈業主改裝成適合先進製造業的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某種程度而言,也為香港「再工業化」帶來契機。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表示,疫情爆發後,全球生產鏈斷裂,面對供應鏈不穩定,香港需要本土製造業,「即使(香港)難以量產,但可否思考如何(透過工業生產)達至自給自足?」他直言,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香港中產階層正在「空心化」,中層人員逐步被高科技取代,今天香港啟動「再工業化」可衍生新職位,為年輕人提供上流機會,促進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香港廠商提升技術,可貢獻國家所需,也可以獲取內地發展的紅利。   (系列之五.完)

 香港「再工業化」可參考什麼國家?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香港可仿效德國的成功案例:「德國擅於工程,擅於如何把工業生產流程規範化,值得香港借鏡。」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則認為,香港可仿效以色列吸引移民回流的案例,以色列為吸引全球人才,提供包括住宿及人工等補貼。以色列人口與香港相近、資源貧乏且外敵環伺,為吸引移民到來發展科創,以色列透過回歸與移民局,協助回流的以色列籍科學家提供就業援助,並為聘用新移民僱主提供初期聘用開支。與此同時,以色列又根據當地的《資本投資鼓勵法》,向在指定發展區設廠的企業,提供達投資額20%的資助。

 政府扶持不可或缺

 事實上,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為重新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上任之初,公布了「復興美國製造業框架」,提倡集中發展先進製造業,並加強公私營合作,聚焦3D打印、綜合光子學與智能感應器三方面發展。據白宮2014年發表的數據指,美國製造業在數年之間,增加逾70萬份職位。除了在政策上扶持方面,美國在2017年為研究及實驗開支和資本前期投資提供稅收抵免。

 至於日本,當局在2013年提出「工業再興計劃」,並以「工業4.0」融入各行各業為願景。日本又於2015年,容許企業把協助或外判的研發項目,納入「特別研發開支」,受惠企業可從中享有較高稅收抵免。

 發達國家推動再工業化不遺餘力

 王華志坦言,晶片業尤其須要國家扶持。

 黃偉強認為,新技術及新材料為紡織及製衣業帶來不少新商機。

 劉相尚期望政府提供租金優惠助初創企業。

 莊子雄指出,推動再工業可產生不少新職位。

 黎少斌相信,新的生產過程可減少浪費。

 鄧希煒表示,香港再工業可為新一代提供上流機會。

 史立德稱,自動化生產令人力及土地需求大減。

 廖群認為,香港與內地應加強產業合作。

 黃錦輝認為,德國再工業經驗值得香港學習。

 葉中賢表示,港府應放棄過往積極不干預,轉為積極扶持。

 專家學者對於香港「再工業化」的意見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

 生產線自動化及智能化,可大大減省人力資源和土地成本,提升競爭力。但要持續研發,須持之以恒,投入大量資金。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

 日後企業成功踏入「工業4.0」後,將由以往的大量生產演變成為大規模定製,有助提升毛利率,降低成本之餘,又可減少次品率。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

 對廠家而言,最理想的生產狀況是「接一件(訂單)便造一件」。「再工業化」可做到廠家實時滿足市場需求,收窄需求和生產量之間的差異,減少原料消耗,為供應鏈實現「去中介化」及「去儲存化」,日後廠家無需貨倉儲存原料,即使不是大企業,也可把生產量化。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    香港在高科技及高端產業方面大有可為,可以利用大學的科技手段和研發理論落實應用;大灣區其他城市則有世界最強的製造業,香港技術加內地製造,互補作用很強。(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責任編輯:謝燁挺 【財經觀察】新時代新氣象 再工業化打造 香港經濟新引擎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