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鶴舞鄱湖 牽手世界——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引世界關注

鶴舞鄱湖 牽手世界——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引世界關注

責任編輯:靜文 2021-12-16 11:16:26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一歲一載的守護和期待,都為這千里萬里的飛越和奔赴。12月11日-13日,「鶴舞鄱湖 牽手世界」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在江西盛大舉辦。候鳥如約而至,全世界愛鳥護鳥人士也聚集江西,在鄱陽湖畔共賞萬羽翔集、鶴舞晴空的生態美景。

15.jpg

 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開幕式

 自2019年首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成功舉辦,鄱陽湖作為世界旅遊觀鳥勝地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得到了有力提升。江西省委書記易煉紅強調,要充分釋放鄱陽湖豐富的生態、人文等資源優勢,把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辦得更好、更精緻、更有影響力,讓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成為江西綠色生態品牌的一張靚麗名片。

 鶴舞鄱湖,牽手世界,江西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葉建春表示,打造永不落幕的國際觀鳥勝地,就是要向全世界傳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讓海內外朋友真切感受江西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就是要以鳥為景、以鳥為友、以鳥為媒,與海內外朋友廣結山水之緣、友誼之緣、合作之緣。

 候鳥無國界,自然共和諧,這是一場江西與世界的約定,也是一場人與自然的約定。鄱陽湖國際觀鳥周這一國際盛會,已將江西生態文明特色品牌傳向海內外,並將鄱陽湖的生態保護推上了新的台階。(文/郭美勤 黃凌媛 黃穎)

 與候鳥共歌 唱響人鳥共和諧

 一直以來,鄱陽湖堪稱享譽世界的「五星級」觀鳥勝地。「觀鳥」已經從鳥類愛好者的小眾活動,漸漸成為全社會頗為關注的熱點,全省的觀鳥點越來越多,公眾自然教育開始走向普及,從而讓更多人能方便、科學地觀鳥。

16.jpg

 航拍鄱陽湖生態文明會展中心,造型優美如白鶴展翼

 本屆觀鳥周活動的主會場設在有「中國候鳥小鎮」之稱的永修縣吳城鎮,還在南昌、上饒、九江等地設立了15個觀鳥點。來自俄羅斯、保加利亞、以色列、蒙古國、韓國、菲律賓、緬甸等國家駐華使節或代表,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國際基金會、國際鶴類基金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人與生物圈委員會多個國際組織代表等600餘人共襄盛會。

 活動期間,海內外媒體在35個國家直播鄱陽湖國家觀鳥周開幕盛會,冬日的江西鄱陽湖,因為候鳥這一「美麗天使」,聚焦了全世界的關注。回顧那一個個令人感動難忘的場景,來自國內外的愛鳥護鳥人士用多種語言共同宣讀了《鄱陽湖愛鳥宣言》;10位護鳥人為候鳥保護做出突出貢獻,獲頒「鄱湖衛士」榮譽;「救護候鳥放飛活動」中,有15種80隻候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回歸自然……自2013年起,江西省已救護放生候鳥等野生動物47種2254隻,公眾參與,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17.jpg

 救護候鳥放飛活動中,放飛候鳥15種80隻

 此外,全國鳥類保護管理培訓班活動中,全國各地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分享了各自鳥類保護管理的經驗,交流鳥類執法監管情況,積極開展鳥類環志監測和遷飛區保護合作。各縣(市、區)還結合當地湖區特色,推出體驗自然課堂、觀鳥冬令營、攝影展等多項互動體驗自然教育活動。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鄱陽湖國際觀鳥賽,在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區域,來自國內國際共32支觀鳥隊伍參加了比賽和觀摩,在賽區範圍內進行觀鳥記錄,展開激烈角逐。據悉此次比賽共記錄到野生鳥類166種,佔鄱陽湖已知鳥類的 36%。

 以鳥為媒,江西打造了一場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化盛宴。國際嘉賓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今年兩次來到鄱陽湖,他表示: 「我們將發揮國際組織的傳播優勢,讓全球知道鄱陽湖有個觀鳥周活動,讓更多國家的人參與進來,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

 與鄱湖共美 共謀全球大平台

 鄱陽湖是國際重要濕地和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在全球候鳥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以江西為世界,而以世界謀江西」,在這樣的開放視野下,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正搭建起生態保護協作的全球合作交流大平台。

18.jpg

 飛翔中的白鶴姿態優雅靈動 鄭忠傑攝

 白鶴是江西的省鳥,可以說,白鶴的命運與鄱陽湖的命運已緊密聯繫在一起。為保護白鶴生存狀況,江西省與國際鶴類基金會、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等國際組織進行了長期合作。早在1999年,國際鶴類基金會就與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啟動了鄱陽湖鶴類與濕地生態監測項目,為鄱陽湖濕地及白鶴等水鳥的保護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他們還開展棲息地管理探索與實踐,為白鶴等水鳥創造宜居穩定的棲息環境,並自2013年開展了一系列公眾和社區環境教育工作,顯著提高了當地社區對候鳥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意識。據悉,鄱陽湖發現的白鶴數量,也從上世紀80年代首次發現的91隻增長至目前的4000餘只,有力地維護了白鶴種群的穩定性。

19.jpg

 以鶴為媒連通世界,第三屆國際白鶴論壇在南昌舉行

20.jpg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候鳥保護國際論壇現場

 此次國際觀鳥周期間舉辦了第三屆國際白鶴論壇,與會者圍繞鄱陽湖生態環境、白鶴生存環境與保護等議題展開積極交流,分享國內外白鶴保護與研究的成功經驗,以加強白鶴棲息地保護和管理,共同推進珍稀候鳥研究。

 觀鳥周盛會之際還陸續舉辦了碳達峰碳中和企業家論壇、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候鳥及棲息地保護國際論壇。

 碳達峰碳中和企業家論壇以「打造綠色鄱陽湖 助推零碳長江」為主題,探索零碳長江、零碳鄱陽湖的解決方案,論壇上發布了《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綠皮書》,成立了「阿拉善SEE長江大保護議題聯盟」,建立了「零碳長江千企行動網絡」,發布了《鄱陽湖宣言》,為進一步推動和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格局,助推零碳長江目標的實現增添強勁動力。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是全球九大遷飛區中最大最繁忙的遷飛區域,涉及全球2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210種的5000多萬隻遷徙水鳥利用該遷飛區進行遷徙,對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本次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國際論壇以鄱陽湖候鳥保護為切入口,圍繞濕地保護、候鳥遷徙及棲息地保護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為共同守護好候鳥賴以生存的濕地生態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

 以珍稀候鳥為媒,以浩渺鄱湖為介,江西積極利用觀鳥節盛會的平台,與相關國家、組織增進合作,強化與世界溝通聯繫,為保護候鳥及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力量。江西要與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一起保護好「嫵媚青山、浩渺鄱湖」,攜手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世界共享江西綠色發展成果,讓江西的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讓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聲音越傳越遠,展現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國擔當。

 以生態為底 探索文明特色路

 把鳥看(kàn)好!更要把鳥看(kān)好!辦好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是目標,也是過程。觀鳥的背後是大生態文明,由此帶來的多重效果正在持續顯現。江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邱水文表示,辦好兩年一屆的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就是要讓大家深度體驗浩渺鄱湖之壯麗、候鳥翩翩之優美,展現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發展機遇,展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綠色優勢,彰顯江西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信心,為世界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的「江西經驗」。

21.jpg

 每年全世界98%以上的白鶴在鄱陽湖越冬 康宏雷攝

 為了更好地留鳥護鳥,江西一直在探索,積極推進鄱陽湖流域生態保護工作,統籌流域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着力構建人鳥和諧的美好家園。從2020年起,江西省全面實施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禁捕禁食禁養野生動物,有力推動了人鳥和諧共處,有效保護了生物多樣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保護候鳥、人人有責」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021年11月19日,江西出台《江西省候鳥保護條例》,這是全國首部專門保護候鳥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專門設立了「白鶴保護的特別規定」專章,進一步強化對「省鳥」白鶴這一旗艦物種的保護。

 為織牢織密保護網絡,江西省林業部門對鄱陽湖濕地的保護力度逐步加大,一方面每月「逢8」(8日、18日、28日)沿湖對越冬候鳥的種類、數量和濕地保護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另一方面,由當地「上岸漁民」組成的候鳥巡護隊對濕地進行不定期巡護。同時,持續加強宣傳引導,持續深入開展「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等主題宣傳活動,不斷凝聚社會共識,提高公眾愛鳥護鳥意識。

 江西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鄱陽湖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不斷加強鄱陽湖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和沿湖地區環境整治;在全國率先啟動「濕地銀行」試點建設,推動濕地修復「生金」,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創新機制,打通「兩山」轉換通道。

 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隨着濕地自然環境的不斷改善,每年來鄱陽湖濕地越冬候鳥的數量和種類不斷攀升,許多候鳥漸漸成了「留鳥」。如今,行走在鄱陽湖畔,人們可以領略70萬候鳥在浩淼鄱湖自由翱翔、盡情歡唱,親身感受「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的壯美景觀,感受人鳥和諧、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美麗景象。

 江西要將鄱陽湖打造成全球濕地保護樣板,讓候鳥常來、讓候鳥常住。據悉,「十四五」期間,江西省計劃重點推出環鄱陽湖生態游、觀鳥游,通過豐富觀鳥游旅遊產品供給、完善觀鳥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觀鳥游精品線路設計等一系列有效舉措,打造最美鄱陽湖生態旅遊目的地。

 過往可贊,未來可期,在探索江西特色的看(kàn)鳥看(kān)鳥之路上,江西正漸入佳境。在弘揚生態文明,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道路上,江西正奏響強音!(本版圖片由江西省林業局提供)

 頂圖:鄱陽湖都昌濕地拍攝的大批天鵝 傅建斌攝

責任編輯:靜文 鶴舞鄱湖 牽手世界——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引世界關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