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大公投」結束,四案因未達到門檻均不通過,學者指出,依照目前民進黨當局的能源規劃,未來2、3年台灣一定會再次發生缺電、甚至跳電或停電事件,執政黨恐怕還是會被逼思考重啟核能的可能性。
不僅學者認為未來2、3年台灣一定會缺電,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針對「公投」結果發表看法時,也直言台灣明年「一定會缺電」,工業和民生用電都不足,但既然大家做了選擇,未來缺電時就不要埋怨,要對缺電有所準備。
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台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表示,「重啟核四公投」未過關,看似是民進黨勝利,但緊接着面對未來幾年核二廠2號機、核三廠1號機除役後的供電缺口問題,很可能發生停電、限電。在堅持不考慮核能之下,執政黨只會通過燃煤發電補足缺口。
此外,李敏指出,「反核」已成民進黨「信仰」,但民進黨還須面對的是,「重啟核四」未過,核四廠是不是應該馬上拆除、不要再每年編列維護經費?而核四廠一旦拆除,台灣電力公司就要認列新台幣近3000億元虧損,若逐年分攤,將嚴重影響台電的債信,債信變差,公司債利率就會上升,所有成本全部上升。這是將來台電與執政當局一定會面臨、必須回答民眾的問題。每拖一年,就是幾百億元的損失。
台灣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教授葉宗洸表示,雖然「珍愛藻礁公投」未過,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按照計劃進行,但在2025年接收站按照預定期程建好之前,還會面臨多個燃氣、燃煤發電機組除役,這些供電缺口並沒有補上。民進黨當局若不讓核電機組延役,還是要面對缺電的事實。
葉宗洸表示,台灣接下來最危急的缺電時期,將在2023年3月核二廠2號機除役後,此時若發生大停電,執政黨將不得不想辦法解決問題。假如繼續逃避,當2024年核三廠也開始除役,台灣供電可以說是「死定了」。
台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台灣缺電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時。2017年夏天台灣經歷限電與大停電,當時民進黨還可推託是人為疏失與短期氣候因素。但今年5月發生兩次無預警大停電,蔡英文當局已承認電不夠用。郭台銘喊出的台灣明年一定缺電,真實面貌是台灣已經缺電。(中央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