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12月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總體情況和「雙減」工作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在落實「雙減」工作中,校內減負提質是根本之策。一手抓減負,一手抓提質,教育部指導學校強化「三個提高」:即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後服務水平,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動「雙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作業總量和時長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校普遍(99%以上)制訂了比較完善的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了作業公示制度,學校作業總量和時長調控基本達到了規定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佔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不少地方通過制訂分學科作業設計指南,開展作業設計大賽和優質作業展示交流活動,着力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問題得到初步解決。99.6%的學生家長反映,本學期教師沒有再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逾八成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提供的數據顯示,校外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壓減之後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的將被進一步註銷。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會支持和認可「雙減」改革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此外,教育部還加強資金監管,指導各地對培訓機構是否存在「退費難」「捲錢跑路」等問題開展排查,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化解從業人員風險,指導各地加大調解仲裁力度,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積極開展轉就業服務,維護培訓機構從業人員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