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廣東省建設第二輪現代農業產業園新聞發布會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召開。為加快構建廣東省「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該省鄉村產業發展,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農業農村廳 省鄉村振興局2021-2023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該省規劃2021-2023年省級財政再投資75億元建設一批跨縣集群產業園、特色產業園和功能性產業園,會上正式發布2021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74個產業園正式入選。
據了解,公布的74個產業園包括5個跨縣集群產業園、6個功能性產業園、49個特色產業園和14個珠三角自籌資金建設產業園,產業涵蓋糧食、生豬、水產、茶葉、水果、花卉、南藥、家禽、蔬菜等多種類型,區域覆蓋全省各地。
梅州市大埔蜜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 供圖
梅州市大埔蜜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梅州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做大做強產業鏈 打造現代農業標誌性工程
發布會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斌民介紹了近年來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取得的成效,他表示,2018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把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截至2020年底,廣東省財政安排75億元建設了13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加上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的3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該省已建設16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農業縣實現了全覆蓋,在產業展壯大、農民收入提高和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聞發布會現場 通訊員供圖
隨着「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結合第一輪產業園建設的實踐,廣東省啟動新一輪2.0版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出台了《2021—2023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計劃三年內再投75億元,以調結構、擴規模、抓龍頭、創品牌、全鏈條、增效益為主攻方向,建設一批跨縣集群產業園、特色產業園和功能性產業園,突出龍頭企業帶動,加強財政金融支撐,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新一輪的2.0版現代農業產業園跟第一輪有什麼不同?黃斌民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第一輪產業園建設是「從無到有」,第二輪產業園建設是要實現「從有到優」「從優到強」,2.0版意味着需要建設更高水平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可以看出2.0版的特點分別是:一是創設跨縣集群產業園,打造現代農業標誌性工程。跨縣集群產業園是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圍繞全產業鏈,面向全省進行謀劃布局,補短板、強弱項,打造總部和「大品」,打造標誌性工程,做強做大產業鏈。跨縣集群產業園由省農業農村廳直接謀劃推動,選擇大型企業和優勢產業,由大型企業牽頭實施,實行「政府+大型企業」的雙責任主體管理機制。
二是探索建設功能性產業園,服務產業發展。圍繞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該省探索建設功能性產業園,着力在現代種業、加工服務、設施裝備、數字農業、品牌培育等方面提供支撐,服務和帶動全省產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有6個功能性產業園入選建設名單,其中種業功能性產業園有3個,分別由廣東省農科院、中山大學和溫氏集團牽頭組織建設,重點聚焦糧食、地方豬和禽畜種業「卡脖子」問題,推動廣東省種業振興。
三是支持建設特色產業園,做大做強縣級主導產業。除了新建一批特色、功能性和跨縣集群產業園外,新一輪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還支持已經建設完成的特色產業園進行提質增效,在原來基礎上進一步做大做強。本次公布名單中的汕頭市澄海區蔬菜產業園、梅州市平遠縣臍橙產業園、肇慶市懷集縣稻蔬產業園、雲浮市鬱南縣無核黃皮產業園擴容提質型產業園。
與此同時,黃斌民強調,此次產業園建設績效目標上注重實效性。第二輪產業園將主導產業綜合產值列入績效目標,將產業種養規模列為建設條件。產業園建設期滿後,跨縣集群產業園種植業、養殖業類主導產業綜合產值將分別達到20億元、40億元以上;特色產業園種植業、養殖業類主導產業綜合產值分別達到10億元、20億元以上。冷鏈物流類跨縣集群產業園主導產業綜合產值增加10%以上。在廣東省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上,撬動比例從原來的1:2提高到1:3以上。更加注重聯農帶農,要求以折股量化等方式用於聯農帶農方面的省級財政資金比例由10%提高到15%。(記者 徐紅 通訊員 粵農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