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易會滿:正抓緊制定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方案

易會滿:正抓緊制定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方案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1-12-31 09:18: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題:穩字當頭 改革攻堅——訪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

 新華社記者劉慧

 「穩」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突出的關鍵詞。中國證監會如何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明年的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將圍繞哪些重點展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指出明年證監會工作將圍繞「穩字當頭」「改革攻堅」兩個關鍵詞開展。

 把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證監會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我們將把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找準定位,科學把握「穩」與「進」的關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強化責任擔當,努力實現「三穩三進」,為穩定宏觀經濟積極貢獻力量。

 一方面,堅持「穩」字當頭。一是突出市場「穩」,這是保持市場功能正常發揮、穩定市場信心的基礎。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綜合施策,多措並舉促進市場平穩運行,堅決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二是突出政策「穩」,穩慎評估資本市場重大政策措施出台的條件和時機,主動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三是突出預期「穩」,積極強化與相關部門的政策協同和信息共享,多推出有利於穩增長、穩預期的政策措施,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防止個體正確、合成謬誤。

 另一方面,堅持穩中求「進」。第一,在改革上體現「進」,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優化市場生態,促進健全市場化資源配置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創新活力。第二,在開放上體現「進」,穩步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雙向開放,強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境外上市備案制度改革,加強國際證券監管合作,處理好開放與安全的關係,支持企業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第三,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體現「進」,繼續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堅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建設好創業板,紮實辦好北京證券交易所,規範發展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引導資金加大對科技創新、製造業、中小企業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發揮好資本市場併購重組主渠道作用,推動結構變革;發揮好商品期貨市場功能,對沖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劇烈波動;抓實抓細資本市場支持振作工業經濟18條舉措,強化直達力和精準性。

 正在抓緊制定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方案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目前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準備情況如何?下一步工作重點在哪?

 答: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對註冊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堅定了各方對改革的信心。今年以來,我們系統總結評估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經驗,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回應市場關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並同步開展註冊制試點。總的看,試點達到了預期目標,全面實行註冊制的條件已逐步具備。目前,我們正抓緊制定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方案,紮實推進相關準備工作,確保這項重大改革平穩落地。

 首先,把握註冊制改革的正確方向。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涉及的存量企業和投資者規模更大,利益關係更為複雜,諸多環節的政策調整非常敏感。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改革的正確方向,堅持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徵三原則,加快推進發行監管轉型,壓實交易所主體責任。特別是在優化審核註冊機制、科學把握各板塊定位、加強對資本的規範引導、強化註冊制下廉政風險防範等重大問題上,堅持穩字當頭、小心求證,把工作做得更細緻一些,切實夯實註冊制改革的思想、專業和廉政基礎。

 其次,為全面實行註冊制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今年以來,我們平穩推進優化發行定價、股東核查、督促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現場檢查和輔導驗收、提高招股說明書質量等多項制度規則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們將繼續下足「繡花」功夫,紮實做好各項規則、業務和技術準備,強化改革的風險控制和質量控制,努力做到善作善成。

 第三,以註冊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註冊制改革不僅是發行環節的改革,而且是資本市場全要素、全鏈條的改革,我們將以此為契機,統籌推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市機制、多層次市場建設、中介和投資端改革、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和投資者保護體系等重點改革,推進關鍵制度創新,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道路。

 形成行業監管與證券監管的強大合力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證監會將如何落實上述要求,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

 答:資本和資本市場既有緊密的內在聯繫,也存在本質區別。今年以來,我們結合監管實踐,在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方面逐步深化認識,並在推動完善相關制度機制上做了一些積極探索。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方面,促進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更好發揮;繼續強化資本市場在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循環方面的重要功能,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另一方面,推動監管關口前移,各負其責,與相關方面共同建立健全有效控制資本消極作用的制度機制,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形成行業監管與證券監管的強大合力。同時,我們將堅持對特定敏感領域融資併購活動從嚴監管,促進資本規範健康發展。

 市場平穩運行是「改」出來的 不是「守」出來的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證監會在金融風險防控方面將會有哪些進一步部署?

 答:近年來,資本市場風險逐步收斂、總體可控,市場結構日益改善,市場活力和韌性明顯增強。但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當前金融風險仍處於易發、多發和高發階段,我們將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拆彈,見微知著、抓早抓小,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第一,努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些年的實踐充分證明,市場的平穩運行是「改」出來的,不是「守」出來的。我們將加強宏觀研判,持續健全風險監測、預警、處置、問責機制,完善應對工具箱,提升做好風險防控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同時,堅持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與韌性,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不斷夯實市場的內生穩定機制。

 第二,穩妥推進重點領域風險化解。堅持標本兼治,穩妥化解債券違約風險,繼續配合相關方面抓好重點個案風險處置,儘可能消除外溢影響;進一步壓實發行人、中介機構責任,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同時,我們將緊盯新的風險苗頭和金融亂象的新表現,加強與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的協作,對「偽私募」「偽金交所」、多種偽財富管理等開展專項整治,消除監管真空。

 第三,抓緊推動制度完善和監管能力提升。實踐證明,監管能力和制度缺陷是風險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推動完善金融法治,包括推動制定期貨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條例、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等基礎法律法規,填補監管空白。適應金融業態綜合化、平台化、集團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等新變化,加強制度建設,消除監管真空,發揮監管合力,提升監管效能。同時,着力提升監管的數碼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監管幹部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責任編輯:朱劍明 易會滿:正抓緊制定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方案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