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收藏「琪」觀】中體西用 雅俗共賞

【收藏「琪」觀】中體西用 雅俗共賞

責任編輯:副刊 2022-02-11 15:31:2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徐小倉(約1850-1893年後),名祥,字小倉,以字行,上海人。人物、山水均擅,最精花鳥。山水在胡公壽、楊伯潤之間,人物、花鳥近任伯年。海派大師王一亭十六歲時拜師學畫,即拜在徐小倉門下,後來才因他介紹得到任伯年的指授,可見徐小倉乃有聲於時之畫家。 

徐小倉作品《牧馬圖》,設色紙本,113.5x54cm。

 徐小倉初學於錢慧安,後又師從任伯年。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豐姿多彩、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徐悲鴻評價其為「仇十洲(仇英)後中國畫家第一人」。任伯年畫人物構圖簡潔、用筆細緻,衣紋線條流暢,用富有裝飾性的「釘頭鼠尾」形成有節奏的白描效果。徐小倉的畫技已達可為任伯年代筆的高度,故必頗具其作畫心得,畫風簡約自然,技法純熟。從徐小倉的《牧馬圖》中可以看到其人物繪製技法接近任伯年筆法。畫中白馬用簡練的長線條勾勒,再以墨色渲染馬身重色,拉開空間層次,其中前方的馬面朝觀眾,形成了強烈的空間透視,這個角度在中國畫中較為少見,應是受西洋畫影響的結果。

 

《牧馬圖》局部。

 胡公壽與楊伯潤皆為海上畫派名家,作畫風格上有相近之處,徐小倉所繪樹木用筆濕潤,有柔韌之感,近楊伯潤筆法,遠處岩石土坡以淡墨作皴,整體清淡雅致,飽滿溫潤,又有胡公壽筆意在其中。畫中用墨色鋪染的手法與胡公壽畫怪石的筆法相近,用深淺不同的墨色表現出物體的明暗變化和體積感,有類似西洋畫水彩的表現效果。此《牧馬圖》既承襲任伯年白描用筆,又得胡、楊二人皴法及用墨,筆致簡淡,墨色清朗,雅俗共賞;繼承傳統,兼用西洋畫法,中西結合,集眾家所長。 (文:蕭芬琪)

 1596628339.jpeg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收藏「琪」觀】中體西用 雅俗共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