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刑事檢控專員 江樂士
法庭可以選擇判少年犯入教導所、勞教中心和更生中心,以非囚禁的方式懲處、培訓和教化誤入歧途的青年。這些機構雖然可以讓少年犯改過自新、遠離禍害,但套用在暴徒身上並不奏效。
2019至2020年間,許多參與黑暴的年輕人是被反華分子利用而誤入歧途。這種局面某程度上可歸咎於香港教育失敗,讓敵對勢力有機可乘,煽動年輕人處處與政府作對。
倘若教師在校內向年輕人灌輸正確的價值觀,「港獨」分子的亂港陰謀就難以實現。但偏偏很多教師本身持政治異見,他們濫用通識科荼毒學生。受激進主義思想影響,許多學生喪失國民身份認同和基本的仁義道德,淪為敵對勢力打擊中國的棋子。
警方在2019黑暴期間共拘捕了10200人,與2018年相比,16至20歲的少年犯增加了70%。到了2021年,超過2750名被起訴,不少年輕人要承擔法律責任,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感到懊悔、請求減刑,但有少數案犯是死硬派,不僅拒不認罪、拒絕放下政治執念,入獄後更意圖灌輸激進思想,為其他在囚人士洗腦。懲教署密切關注此情況,務求在協助這些死硬派改過自新的同時,阻止監獄成為狂熱分子的滋生地。
參與黑暴而入獄的青少年大多心智未成熟和缺乏自尊,在監獄長期服刑的情況下,很容易受激進分子招攬入局。相比之下,很多招兵買馬的敵對勢力旗手均是受過良好教育、與反華勢力有聯繫的人。他們一定會趁着這個大好時機,對耳根軟的學生和低學歷的囚犯洗腦。
正在服刑的黃之鋒在與人合著的新書《不自由的言論》中寫道:監倉內政治觀點百花齊放,年輕囚犯大都是「黃絲」。這批囚犯無疑是反華勢力洗腦和招攬入局的理想對象。有見及此,懲教署有必要隔離政治狂熱分子,阻止他們與其他在囚人士結交。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年7月16日表示,香港要有系統地推行愛國教育,向學生灌輸國家歷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識,讓他們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歷程。此外,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強調要加強《憲法》、《基本法》和國安法的教育,以確保青少年守法愛國。
加強青少年對法治的認知
引發眾多問題的通識科已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後者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核心內容。懲教署署長胡英明也意識到,懲教署內也需要舉辦相關課程以應對囚犯被洗腦的危機。胡英明在2020年承諾「帶領懲教署在安全羈押、更生工作及社區教育方面進入一個新的紀元」,自此規劃了一系列全面的更生項目,充分體現以懲教方式達至囚犯改過自新的宏願。職業培訓雖然是在囚人士的其中一條出路,惟未能化解黑暴中堅分子的暴力傾向。有見及此,胡英明試圖在現有的機制中引入多項措施來消除黑暴的禍害。例如,懲教署的臨床心理學家制定一個名為「青少年研究所」的輔導計劃,協助青少年重拾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加強他們對法治的認知。
此外,懲教署與警務處合辦「並肩同行」計劃,向青少年在囚人士宣揚奉公守法的觀念和灌輸正面價值觀。兩署的志願者透過舉辦各種活動,鼓勵在囚的年輕人出獄後貢獻社會。懲教署還推了一項名為「一切從歷史出發」的教育活動,協助在囚人士認識中國歷史,提升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
懲教署最近也加強輔導服務,幫助年輕在囚人士識別網上資訊的真偽。這些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舉措別具意義。
2月8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發表講話,強調要為因黑暴而入獄的年輕人提供職業培訓,以及提升他們的守法意識。透過加強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提供「貼地」的職業培訓等多項計劃,年輕在囚人士在獲釋後有望盡快融入社會。
培養技能固然重要,但當局也需要保護年輕人免受再次洗腦荼毒。那些策劃、協助或煽動他人參與黑暴的搞事者仍然堅持他們的反中亂港任務,正不斷招攬心智未成熟的年輕人充當卒子。除了主動向目標人物示好,他們還會利用彼此之間的友誼,或以獲釋後提供支援為誘餌來招募他們。
對於那些死硬派,懲教署雖然不可輕言放棄,但務必要盡力阻止他們擾亂其他在囚人士的更生進度。署方需要識別和評估這些死硬派,把他們調離真心想改過自新的囚犯。現在很多少年犯正努力忘記過去、重新做人,在出獄前後都值得社會給予全力幫助。
(本文原文發表在英文《中國日報香港版》評論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