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隔年」是指青年在學習期間及畢業工作前,異地、異國旅行或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臨時工作或志願者服務,以開拓視野、提升學習和生存技能、增進自我了解,從而明確人生規劃、更好融入社會。
潘向黎在建議中指出,在應試教育和高考衝刺的巨大壓力下,許多青少年來不及對自己的天賦才能和興趣愛好形成清晰認識,就必須作出大學專業選擇甚至就業選擇,這對未成年人或剛剛成年的年輕人而言,是過於艱難的選擇。
她表示,目前國際上實施的「間隔年」制度,對大學生等群體成長具有顯著正向作用。但這一概念在中國尚未被接受,存在個人、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障礙和限制。
潘向黎表示,「間隔年」容易與「留級」、對就業不利、得不到正面評價、家庭反對等問題相聯繫。同時,「間隔年」的學習活動多樣,難以像統一的機構學習那樣獲得有效經歷證明,各界對「間隔年」的認定缺乏共識。目前有些學生畢業後選擇「間隔年」,還會喪失應屆生身份在就業市場的種種優勢。
潘向黎認為,隨着互聯網普及,網絡上有大量高質量公開課和電子教材,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再限於象牙塔內。以「間隔年」形式提供足長度和深度的社會實踐及自我教育窗口,有助於學生明晰自己的天賦和志向,了解社會的情況和需要,為將來發展選定方向。
潘向黎建議中國高校設置「間隔年」,並從制度推廣、政策保障、建立平台等方面着手。她表示,「間隔年」理念推廣的第一主體是高校,可根據各大學的教學理念和特色及當地社會大環境,鼓勵高校自主開放和導入。
潘向黎還建議建立相關公益組織機構平台,以網站等形式提供「間隔年」活動信息,公開支持「間隔年」的大學名錄,指導制定「間隔年」計劃,邀請專家提供建議,並加強與海內外同類機構對接,互通信息、互換項目,逐步形成集共享信息、專業諮詢、中介服務等功能的綜合性交流平台,營造更加開放、自主的青年成長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