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江蘇淮安匠心繪就“百裏畫廊”持續擦亮“四張名片”

江蘇淮安匠心繪就“百裏畫廊”持續擦亮“四張名片”

責任編輯:萬思琪 2022-03-10 11:20:38 來源:香港商報網
    運河三千裏,醉美是淮安。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的故鄉,也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運河四大都市之一。這片河湖密布的水鄉澤國也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時光如流,歲月不居。當2022年的晨光照進運河之畔的淮安大地,一首宏偉瑰麗的新時代史詩正蓄勢待發。銘記千年歷史榮光,借“運”掘起,實現城市復興夢想,淮安正用濃彩巨筆在描繪。
 
2021年入夏大運河迎來新一波運輸高峰(王昊攝影)
 
    以“百裏畫廊”為筆觸

    重繪中心城市繁華盛景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淮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和城市復興夢想的啟航之年。
 
    2017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江蘇省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試點省份。淮安則以跨流域的獨特性、遺產資源的密集性和資源富集程度最高的優勢成為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一屆一屆黨委政府,要記住歷史上的榮光,想到未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進程上,把一個什麽樣的淮安帶給我們的老百姓。”2021年9月6日,在全市大運河文化帶重點項目拉練暨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動員會上的講話中,淮安市委書記陳之常語重心長地說。歷史上的淮安,鼎盛時期是全國聞名的中心城市,再現“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繁華盛景是全體淮安人民的共同夙願。
 
    如何令“國之大者”成為“行之實者”、民之所向?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工程應運而生。
 
外國友人走進偉人故里(潭鑫攝影)
 
    2021年2月18日,陳之常專題調研五河口、二河等片區規劃建設情況時首提百裏畫廊建設構想。同年9月6日,淮安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動員會召開。
 
    基本貫聯淮安全域的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工程,是淮安市委市政府因勢而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淮安跨越掘起、實現城市復興夢想的重要舉措。
 
    根據淮安市大運河百裏畫廊戰略規劃,大運河百裏畫廊東起淮安船閘,經裏運河、京杭運河至五河口,向南經二河、洪澤湖大堤、蔣壩、馬壩、官灘至老子山鎮龜山村,沿水域長約125公里,是按照“江蘇大運河文化帶精華空間、美麗淮安高質量建設示範區、大運河沿線最美旅遊目的地”的功能定位,圍繞“文興、水清、岸綠、業盛、人和”的規劃思路來進行打造。
 
    這條畫廊被賦予多重使命。淮安市大運河辦主任王冰介紹:“大運河百裏畫廊重點打造包括清口樞紐、洪澤湖大堤、清江大閘、總督漕運公署、裏運河、高家堰在內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並結合沿線地域人文特徵,精心繪制‘如意安瀾’‘泱泱治水’‘傳世古堰’‘湖山勝境’等‘淮上四卷’,聚力打造古今輝映的運河人文畫廊、藍綠交織的運河生態畫廊、轉型升級的運河富民畫廊、美好幸福的運河宜居畫廊。”
 
    “淮安是大運河文化帶重要標誌性城市,國家規劃綱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將淮安定位為‘千秋淮揚’文化高地。規劃建設大運河百裏畫廊,就是要系統全面、區域聯動、集中力量做好這份‘國考’答卷,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淮安樣板。”在百裏畫廊建設動員會上,淮安確定了未來方向。
 
清江閘(賀敬華攝影)
 
    以“四張名片”為註腳

    持續打響淮安形象品牌
 
    如果說百裏畫廊規劃建設為淮安的未來發展描繪了宏大畫卷,那麽偉人故裏、運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這四張淮安“城市名片”必將成為卷中的亮麗註腳。
 
    如何以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為總抓手,高效整合市域文化資源,有效串聯這四張名片,讓大運河真正成為淮安高質量發展的致富河、人民高品質生活的幸福河?淮安上下一直在思考。
 
    2021年12月,淮安市委八屆二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在守正創新中綻放時代光彩,加速釋放淮安文化引力,使之成為不可複製的城市競爭力。而其重要落腳點便是,持續擦亮四張名片,充分展現淮安獨特文化韻味,打造城市鮮明標識。
 
    作為周恩來總理的家鄉,“偉人故裏”是淮安最響亮的名片。未來,淮安將深化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全面建成投用恩來幹部學院翔宇文化交流中心,推動周恩來紀念館創建國家一級博物館,放大周恩來故居在長三角紅色旅遊專線中的作用,打造全國知名黨性教育高地。
 
    “運河之都”是淮安最榮耀的記憶。歷史學專家指出,縱觀中國運河的發展史,沿岸之名都大邑指不勝屈,然以長盛不衰論,或非淮安莫屬。無論東西走向的隋唐運河還是南北走向的明清運河,淮河以北的河段始終以淮安為轉軸,以一地而牽動運道之全身。特別是明清時期,淮安因“南船北馬、九省通衢”的樞紐地位,成為全國漕運指揮、河道治理、漕船製造、漕糧轉輸、淮鹽集散“五大中心”。下一步,淮安將圍繞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積極創建淮安運河省級旅遊度假區,打響“運河之都?百裏畫廊”城市形象品牌。
 
    “美食之都”是淮安最生動的招牌。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蘊、堅實的食品產業基礎、優良的綠色生態環境......在諸多優勢加持下,2021年11月8日下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公布新一批49個城市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淮安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接下來,淮安將精心辦好食博會和各類美食節慶活動,推動淮揚菜產業化轉型、特色化升級、國際化發展,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影響和現實價值。
 
    “文化名城”是淮安最深厚的積澱。淮安市政府計劃加大古城保護更新力度,系統實施文化遺產活化解讀工程,塑造可觀可感可遊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
 
    與此同時,淮安正加快全域旅遊發展。優化“一核兩圈多線路”全域旅遊發展格局,精心培育西遊樂園、華強方特等文旅龍頭,高質量開展文旅推介活動,打造一批獨具魅力的網紅景點、夜間文旅品牌和文化旅遊集聚區,力爭入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名單。
 
    以創新實幹為底色

    譜寫跨越趕超全新篇章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要畫好現代版“百裏上河圖”,離不開創新實幹的底色。
 
    通過前期工作,經過深入思考,淮安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絕不是就“大運河”談“大運河”,更重要的是以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為引領,抓項目、壯產業、促轉型、謀發展,最終實現致富淮安百姓,造福淮安人民。
 
    “打造大運河百裏畫廊,是淮安實現跨越發展的現實、可行、必然選擇。”淮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建闖深信,無論從百裏畫廊的規劃範圍還是縱深看,都能支撐、帶動整個淮安的各層面發展,在全國上下的發展競速中凸顯淮安優勢。“我們將從更高的平台、更寬的視野、更深的層次來發現、發掘、發揮其所蘊含的巨大價值,以此來引領認知、增強認同、深化認識。”
 
    在不久前舉行的淮安市兩會上,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線推進實施大運河“百裏畫廊”。作為聯動全局的大計,大運河百裏畫廊是提升淮安全域發展質量的“樞紐”,而項目則是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最有力的抓手。
 
    2021年以來,淮安共實施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省級重點項目24個,年度投資46.7億元,截至2021年11月底完成投資36.1億元。2022年1月6日,淮安大運河百裏畫廊項目開工儀式上,6個總投資超150億元的項目同時宣布開工,涵蓋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有理由相信,隨着大運河百裏畫廊建設的不斷推進,“一年搭框架、兩年出形象、三年創標桿、五年展盛景”的美好願景將一步步照進現實,為淮安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註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支撐。(杜林 何弦)

 

    頂圖:西遊樂園(西遊集團供圖)

 

責任編輯:萬思琪 江蘇淮安匠心繪就“百裏畫廊”持續擦亮“四張名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