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僵持,經過多輪談判都未見實質進展,短期內料想不會有緩和的態勢,歐美多國的制裁力度亦隨之不斷加碼。
金融核彈威力不如想像
西方多國宣布禁止俄羅斯數家銀行使用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國際結算系統,引發全球關注。作為全球最通用的支付系統,SWIFT目前有超過1.1萬家成員,2021年平台上單日傳送的信息量平均超過4200萬條。制裁一出,意味着俄羅斯無法與各國金融機構進行跨境資金轉移,影響其全球資金往來和貿易開展。因此,本次歐美祭出封鎖SWIFT的制裁行為,亦被稱為「金融核彈」,將終止國際交易、引發貨幣波動、造成大量資金外流。但這種制裁真的能有效終止戰爭嗎?
首先,歐美的經濟制裁當中不包括Sberbank和Gazprombank兩大銀行,據資料,前者是俄羅斯最大的金融機構,擁有俄羅斯銀行業總資產的30%和儲蓄總額的50%;後者則是天然氣工業銀行,屬於天然氣公司的子公司,與俄羅斯多家能源公司關係匪淺。目前俄羅斯的天然氣及石油佔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17%和11%,歐洲更有約40%的天然氣和25%的石油依賴俄羅斯,若切斷聯繫會對歐洲造成巨大影響。如此一來,只是將俄羅斯部分銀行逐出SWIFT,不能達到歐美宣布制裁時所期望達到的威懾效果。
其次,早於2004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就開始規劃該國農業,要求國內農業在主要食品類別中實現80%至95%的自給率,經過近20年時間,俄羅斯已經從一個50%的糧食進口國變成了一個淨出口國,實現自給自足。作為能源、礦產出口大國,俄羅斯自然在這些資源方面毋須受制於人。因此,從經濟、金融上對其實施短期封鎖,並不能很快「拖垮」這個物產豐富、耐受性高的經濟體。
對全球經濟影響至深
此外,將俄羅斯逐出SWIFT的聲音,其實從2014年開始就逐漸浮現,從那時開始,俄羅斯中央銀行便開始研發本國金融信息傳遞系統(SPFS),與此同時還存在單一歐元支付區(SEPA)、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等雙邊和多邊國際結算系統,用於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跨境金融服務,雖然這些支付系統對金融機構的涵蓋度、通用度、金融從業者對其的適應度,都無法與SWIFT相提並論,但意味着無法完全中斷俄羅斯與他國的貿易往來。相反,本次制裁或會動搖SWIFT在結算系統中的壟斷地位,從而削弱美元與歐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不啻「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連番制裁之下,各種原料價格飛漲至史無前例的高點,將會對全球供應鏈及經濟復蘇造成巨大衝擊。能源方面,隨着英美兩國先後宣布禁止俄羅斯石油及副產品,國際油價已經再創新高達到接近140美元一桶,隨着俄羅斯天然氣減產約三成,天然氣價格亦將進一步攀升;糧食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合共佔全球將近1/3的小麥出口量、19%的玉米出口量,以及高達80%的葵花籽油出口量,目前小麥價格已經破紀錄達到每噸450歐元,即使對於黃豆及其他雜糧而言,原油價格提升亦將大幅提升運費;金屬礦產資源方面,俄羅斯作為鎳、鈦、鋁、鈀、鉑、黃金的前五大生產國,處於戰爭狀態並受到制裁,將會使一眾工業金屬價格飆升,為仰賴這些原料的行業、企業及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軍事衝突及制裁行動的雙重夾擊之下,原本就因為疫情而受到嚴重打擊的經濟更不容樂觀。上述多方面的原料價格上漲,將會直接擾亂製造業復蘇及全球供應鏈,影響到晶片、電子產品、電池、電動車等多個行業,而這些行業,恰恰是目前擁有最大經濟推動力的產業,其消費需求及對經濟復蘇的引領能力都受到重大關注,一旦受到原料供應及成本上漲的阻滯,不但會拖慢經濟復蘇的腳步,更會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甚至引發滯脹。(作者: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