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多項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廣東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多項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廣東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4-21 19:49:3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4月21日,廣東省新聞辦舉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鄉村振興專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在發布會上表示,廣東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盤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納入全省「1+1+9」工作部署,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真心實意地謀、真金白銀地投、真刀真槍地干,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鄉村產業加速發展,鄉村面貌發生歷史性轉變,鄉村治理得到全面加強,農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鄉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其中鄉村振興考核辦法、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疫情期間農產品穩產保供、消費扶貧等多項經驗做法得到中央肯定並在全國推廣。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

 顧幸偉表示,目前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局面總體形成。持續加強黨委對「三農」工作的領導,高規格成立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擔任組長、常務副組長。建立實施領導幹部定點聯繫涉農縣(市、區)制度,所有省委常委、副省長均分工負責「三農」相關工作,分別掛點聯繫一個地市和一個涉農縣(市、區)。突出比學促干的發動機制,創新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鄉村振興大擂台」「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科技特派員」「志願服務鄉村振興行動」「金融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等,選派駐鎮工作隊伍1.3萬多人、發動各類企業1.2萬個,全省上下形成推進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

 「農民脫貧致富勢頭持續增長。」顧幸偉介紹,廣東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省內外「兩個戰場」,動員全省21個地市、1.8萬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近6.5萬名駐村幹部,累計投入1600多億元,現行標準下省內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堅決完成黨中央交給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政治任務,幫助桂川黔滇4省(區)93個貧困縣摘帽、5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紮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高質量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實施百萬職業農民培訓計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歷史性縮小至2.5以下。

0421-ny01_副本.jpg

 新聞發布會現場。(徐紅 攝)

 糧食年均產量超過1200萬噸

 「鄉村產業振興跑出加速度。在全國率先將抓農業的方式從過去抓生產向抓生產、市場、流通、消費等全產業鏈轉變,推動富民興村產業向多元化高質化發展轉型。」顧幸偉表示,廣東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擺在首位,糧食年均產量超過1200萬噸,實現糧食麵積、產量、單產連續三年「三增」。

 據了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由2017年的5969億元、3712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8369億元、5169億元。2021年農業總產值和增速均創198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全國率先搭建「廣東農業科技創新大比武」競技融智平台,白羽肉雞種源實現國內零的突破,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71.3%。創建了18個國家級、23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率先構建「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全國首創「12221」農產品市場體系,利用農產品大數據平台、「網絡節+雲展會」模式等推動農產品賣往全國、銷往全球。創新推動農產品加快向標準化、品牌化、食品化轉型,廣東預製菜引領了消費潮流,成了新興增長熱點,數字農業、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在全球糧食供應趨緊、貿易受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糧食安全成為了關注話題。顧幸偉表示,廣東狠抓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全面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實現糧食麵積、產量、單產「三增」,在國家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連續5年獲得優秀等次。

 在保良種方面,出台《廣東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推動主要農作物育種創新。廣東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也是最主要口糧。廣東絲苗米是優質秈稻最具特色的代表。以前,由於絲苗米品質好但產量較低,制約了優質稻發展。近年來,該省通過育種創新,培育了一批優質高產絲苗米品種,品質媲美或超過泰國香米,突破了「優質難高產」瓶頸制約。

 在保耕地面積方面,廣東緊盯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將其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來抓實抓牢,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夯實糧食生產基礎。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519萬畝。在全國率先利用衛星遙感等高新技術,對15畝以上撂荒耕地開展實地核查,2021年完成撂荒耕地復耕複種85.89萬畝。

 推動美麗鄉村加快釋放放出「美麗經濟」

 據了解,廣東鄉村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全面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深入實施農村補短板「九大攻堅」行動,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覆蓋率由2017年的62%提升至99.8%以上,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95%以上,生活垃圾「村、鎮、縣」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行政村集中供水基本全覆蓋,通鄉鎮和行政村路面硬化、行政村通客車率均達100%,農村5G、4G基站數量均居全國第一,行政村4G網絡實現全覆蓋,鄉村建設加速從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邁進。持續推進鄉村風貌提升,建成5條省際廊道鄉村風貌帶、200多條美麗鄉村風貌帶、570餘條美麗鄉村精品旅遊線路,推動美麗鄉村加快釋放出「美麗經濟」。

 與此同時,廣東紮實抓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順利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試點。積極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構建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政銀保擔基企」金融支農格局,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不斷加大。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創建穩步推進,清遠和佛山三水等地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經過全省上下努力,廣東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明顯成效,但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農村仍然是最大的短板,全省高質量發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接續有力完成鄉村振興各項任務,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顧幸偉表示。(記者 徐紅 通訊員 粵農軒

 頂圖:肇慶市封開縣鄉村振興示範帶。(通訊員供圖)

責任編輯:楊眉 多項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廣東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